中新網重慶9月18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8日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重慶市工商聯通過“一載體五平臺”,動員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投身鄉村振興。
重慶市工商聯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謝華民說,一個載體就是“萬企興萬村”行動。自2021年行動啟動以來,該市已有1.1萬余家民營企業實施“興村”項目1.3萬個,產業投資總額達635.25億元,捐款捐物27.65億元,有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科技強農興農和農民增收致富,取得了村企互惠、共建共興的良好成效。
五大平臺首先是會企聯村平臺。制定工商聯系統企業家執委和所屬商會“結對幫村”專項方案,實現所屬商會和市縣兩級工商聯執委企業聯村結對全覆蓋,引導11605家民企對接6035個村。搭建起企業與鄉村之間長期、穩定的直接幫扶橋梁,商會和企業點對點幫助結對村發展特色產業、改善基礎設施,實現村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其次是產業對接平臺。重慶組織開展“知名民企區縣行”等系列活動,聚焦國家和市級兩類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區縣,梳理并發布縣情、資源、項目“三張清單”,為企業投資提供精準指引。目前,已舉辦產業對接會40余場,促成騰訊、京東等全國知名民企在彭水、巫溪開展產業幫扶。推動重慶三峽云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研發”模式,在云陽、開州、奉節等10余個區縣建設中藥材核心基地2.5萬畝,帶動3萬余農戶增收1.4億元。
再次是人才返鄉平臺。通過深化“回報家鄉”專項行動,常態化舉辦區域間民企的對接聯絡活動,積極推動“渝商歸渝”。例如,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合作大會”,推動四川重慶商會會員企業返鄉投資近30億元。57位民營企業家兼任村“兩委”負責人,將其敏銳的市場意識、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寶貴的產業資源直接注入鄉村發展,有效帶動產業興旺、村民增收和治理效能提升。
同時還有消費進鄉平臺。重慶市工商聯鼓勵商會和企業采取“以購代幫”等方式,直接采購農產品,幫助解決“賣難”和“價低”問題。通過“渝貨進山東”“農鮮直采”及各類商會采購渠道,實現消費幫扶金額超過20億元。
最后是服務支持平臺。重慶市工商聯聯合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強化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務,統籌財政補助資金13億元,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鄉村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推出“聯企興村貸”“榨菜貸”“柑橘貸”等專項金融產品,提供信貸支持16.63億元,切實為企業紓困賦能。
謝華民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工商聯將持續深化“萬企興萬村”行動,引導更多民營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偉大實踐,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