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9月20日電 題:東南亞五國榴蓮搶占“中國胃”
作者 黃令妍
鮮食榴蓮即剝即售,榴蓮咖啡、榴蓮餅、榴蓮冰淇淋等美食吸引民眾爭相品嘗……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博會)9月17日至21日在南寧舉辦,多個國家的展館內,榴蓮相關展位受熱捧。
中國是全球最大榴蓮進口國和消費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榴蓮約156萬噸,總價值69.9億美元。東南亞系榴蓮主產地,目前共有五個東南亞國家的鮮食榴蓮獲準輸華。得益于中國—東盟自貿區一系列貿易便利化措施,各國爭相北上競逐龐大榴蓮市場。
中新社記者在東博會展館內看到,泰國及越南商品館售賣榴蓮產品的商家最多,品類最齊全。泰國長期穩坐榴蓮輸華總量“第一把交椅”,越南榴蓮近年來則因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青睞。在中國友誼關—越南友誼國際口岸從事榴蓮貿易的越南商人阮俊孟說,越中陸路運輸距離短,通關成本低,因此越南干堯等榴蓮品種供應份額不斷上升。
9月18日,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展示的榴蓮干。 陳冠言 攝雖然馬來西亞鮮食榴蓮進入中國只有一年多,但坐擁貓山王、黑刺等“明星品種”,其榴蓮出口走上高端賽道。榴蓮供應商恒鮮食品(馬)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蘇倩雯在展會上告訴記者,企業每年可向中國空運出口鮮食、液氮榴蓮,及榴蓮果肉等產品2000噸以上。其中,價格不菲的榴蓮果肉最受歡迎,成功進入中國上海、廣州等城市商超售賣。
蘇倩雯介紹,馬來西亞榴蓮遵循“樹上熟”采收原則,口味濃郁。“我們在中國也設有門店,為食客帶來無限接近原產地風味的貓山王榴蓮。”她說,考慮到中國將繼續依賴進口來滿足不斷增長的榴蓮消費需求,企業對進軍榴蓮輸華業務持樂觀態度。
較為“小眾”的菲律賓榴蓮,在本屆東博會上也有展銷,單個售價百元人民幣,吸引不少客商駐足了解。“菲律賓火山巖土壤特殊,所產榴蓮口感綿密,跟馬來西亞的品種類似,只是名氣不大。”榴蓮進口商蕭銘峰認為,菲律賓榴蓮能夠與泰國榴蓮實現錯峰銷售,即在9月進入采收高峰期,這是最大的競爭優勢。
蕭銘峰早在2018年就關注菲律賓榴蓮。2023年1月,中國宣布允許進口菲律賓鮮食榴蓮,他迅速與人合伙在菲律賓達沃市建起占地16000平方米的榴蓮加工廠。如今,他的工廠年出口約600個貨柜榴蓮及榴蓮制品。在東博會上,蕭銘峰與南寧一家企業簽約,合作建立跨境冷鏈物流體系,助力菲律賓榴蓮更順暢地進入中國市場。
9月18日,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民眾選購榴蓮。 陳冠言 攝隨著中國—東盟跨境水果物流通道不斷完善,柬埔寨也謀劃從中國榴蓮生意中“分一杯羹”。今年7月,首批17噸柬埔寨榴蓮從西哈努克港發往中國深圳。
一家在柬埔寨涉足榴蓮產業的中資企業負責人說,當地現有榴蓮種植面積超5000公頃,很多同行已經在柬布局榴蓮種植。柬埔寨榴蓮進入中國市場將豐富消費者的選擇,未來“榴蓮大戰”競爭更趨激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