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楊凌10月27日電 (記者 阿琳娜)第32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期間,以“新質生產力重構都市現代農業”為主題的西安都市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專家話題廣場”活動25日舉行,共探西安都市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西安都市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專家話題廣場”活動舉行。西安市農業農村局供圖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征介紹,西安作為超千萬人口的國家中心城市,近年來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實現糧食生產“二十一連豐”,培育乳制品、蔬菜、獼猴桃3條百億級產業鏈,建成“西安智慧農情監管平臺”,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9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1%。面向“十五五”,西安將從強化科技創新策源、推動產業能級躍升、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化城鄉融合改革四方面發力,構建高科技都市現代農業新體系。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任步學表示,西安在都市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探索出諸多“西安樣板”:長安區唐村打造“農業+文旅+文創”復合型產業,鄠邑區以藍莓植物工廠推動三產融合,環山公路沿線構建“廊道+園區+村莊”布局,閻良區楊居村實現玉米、小麥一年兩季畝產1667公斤。省農業農村廳將持續支持西安打造更多農業新質生產力示范案例。
西安都市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專家話題廣場”活動舉行。西安市農業農村局供圖專家研討環節,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副所長胡永松從“全球挑戰與多方探索”“全球都市農業科技創新特征”“都市農業科技創新前沿”等方面闡釋了現代都市農業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勾勒出了政策引領、科技賦能、產業融合的西安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藍圖;陜西省現代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馬國際提出“優勢資源育動能、數字技術強支撐、生態發展固根本、市場主體促落地”四位協同路徑,為破解新質生產力發展瓶頸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鄒志榮結合西安資源稟賦與發展實際,從多個維度提出了極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攻關方向,讓西安都市農業科技創新重點方向更加明確。
活動現場,西安合眾思壯導航技術有限公司發布農機智能駕駛系統等精準農業新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西安市農業農村局簽訂農業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西安農業數字化轉型邁出關鍵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