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月10日電 (記者 郭軍)廣東海事局副局長郭偉斌10日在廣州通報稱,近年來,廣東海事局和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做好水運物流保暢通、服務海上新業態、推動航運綠色轉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等方面推出一攬子創新舉措,全力服務“海上新廣東”建設。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當日舉行服務“海上新廣東”建設新聞發布會。據介紹,2024年,廣東海事部門安全保障了廣東進出港船舶652.5萬艘次,運輸貨物27.6億噸,集裝箱4687萬標箱,同比均呈增長態勢,為廣東航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郭偉斌表示,當前,廣東正迎來現代海洋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海上新業態正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廣東海事部門以精準的服務,全力支持海上新業態高質量發展。
針對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廣東海事部門成立了工作專班,針對項目建設的規劃選址、施工作業、生產營運,動態調整監管服務保障舉措,強化海上風電建設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截至2024年底,助力建設全省全容量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33個,總裝機容量1215萬千瓦。
2024年,8月11日 廣州海事護航全球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臺“明陽天成”號從南沙啟航。 陳秀慧 攝同時,廣東海事部門公布廣東沿海主要公共航路,強化了現代化海洋牧場交通安全保障。先后為珠江口、瓊州海峽、粵東等海域的現代化海洋牧場選址提供方案,為廣東最大養殖平臺“恒燚一號”及湛江、陽江、汕尾、揭陽的風漁融合項目的海洋生產設施提供通航安全保障服務。2024年保障全省10個海上養殖平臺、109個重力式網箱的安全建設。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編制印發《南海海區海洋牧場航海保障配置指南》,為海洋牧場開展導助航系統建設、海圖更新和水上安全通信提供保障。
湛江海事局保障烏石油田安全建設。(資料圖) 劉毓林攝此外,廣東海事部門積極助力海洋能源資源項目開發運營。開辟綠色通道,快速辦理南海東部、西部油氣田群的海事手續,助推烏石“23-5”油田群項目順利投產。落實LNG(液化天然氣)船舶進出港通航安全措施,保障廣州LNG調峰站、香港、惠州、潮州LNG接收站投產,助力陽江LNG調峰儲氣庫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推動中石油廣東石化30萬噸級碼頭二期工程、巴斯夫(廣東)一體化等項目施工。
在推動航運綠色轉型方面,積極助力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出海,并引導船舶使用清潔、綠色、低碳能源,推進制度性、技術性減排。2024年,廣東海事局共受理船舶載運“新三樣”貨物進出港審批6218艘次。經廣東海事局轄區港口,船舶載運新能源汽車出口15.58萬輛;鋰電池產品出口3604標箱;儲能電柜和儲能集裝箱出口539標箱。
汕尾海事局為小漠國際物流港裝運新能源汽車的滾裝船保駕護航。(資料圖) 吳澤苗 攝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方面,針對大型水上重點工程建設,制訂了相關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全力保障了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保障獅子洋通道順利開工建設,解決港珠澳大橋江海橋梁航道便利通航問題。保障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全面通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