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月14日電 (記者 朱曉穎)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顧潮13日在南京介紹,目前,江蘇省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總量分別達到1494萬人、494萬人,比“十三五”期末分別增加105萬人、39萬人;該省技能人才總量占就業人員總量的30.9%,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總量的33.1%,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達到1021人。
近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化“江蘇工匠”培育工程 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13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若干措施》進行解讀。
江蘇是人力資源大省,也是技能人才密集高地。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分為5個方面,共有19條措施,其中包括政策集成4條、政策拓展10條、政策創新5條。
《若干措施》提出,持續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包括企業新型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建立并完善就業意愿識別、技能短板診斷機制,推行“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服務”全鏈條模式,在提高培訓精準度和實用性的同時,增強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高技能人才參與人才攻關聯合體建設,協同解決關鍵共性技術和工藝難題。鼓勵企業建立高技能領軍人才“揭榜領題”以及參與重大生產決策、重大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項目等制度。鼓勵各類用人單位推行“技師+工程師”等團隊合作模式,融合技術技能資源優勢,在科研和技術攻關中發揮高技能人才創新能力。
《若干措施》提出,擴大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范圍,在蘇州試點培育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集群,為全球各類技能人才來江蘇就業創業提供便利。
《若干措施》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江蘇省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的比例穩定在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力爭達到35%;到2035年,技能人才規模持續壯大、素質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數量、結構與江蘇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基本相適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