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熊自力14日在北京透露,中國加大找礦資金投入力度,“十四五”累計投入找礦資金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社會資金超過90%,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超千億元。
當日,自然資源部舉行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熊自力在此間表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大投入,完成1:5萬區域地質調查17.4萬平方千米、1:5萬礦產地質調查18.6萬平方千米,基礎地質工作程度進一步提高,拉動和引領社會資金積極投入。
熊自力介紹,相關政策供給加大。中國完成礦產資源法修訂,出臺《關于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辦法》等80多個政策文件,優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要件,提高審批效率,鼓勵和支持礦業權人快速增儲上產。
同時,探礦權出讓力度加大。熊自力介紹,加快構建區塊來源廣泛、評價快速、出讓有序的工作機制,積極拓展區塊來源,助力新一輪找礦突破。2024年,首次向地方下達探礦權出讓計劃,設定探礦權出讓數量底線。去年全年提供戰略性礦產勘查區塊超過1400個,創近十年來歷史新高,重點圍繞油氣、鋰、銅、金、鐵、煤炭、鋁土礦、鉀鹽等礦種,投放在新疆、甘肅、河南、廣西、湖北、內蒙古、江西、河北、山東、四川等省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