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赤壁:“以茶為媒” 兩岸茶企茶商共謀發展
中新網咸寧10月25日電(胡傳林吳璠馮修珂)在第十八屆湖北·武漢臺灣周開幕前夕,2024年“一帶一路”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會25日在湖北赤壁舉行,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茶企茶商負責人、茶文化愛好者以及臺企臺青代…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老臺商掘金紡博會 “老友新朋”共享機遇
中新網紹興10月25日電題:老臺商掘金紡博會“老友新朋”共享機遇作者項菁“第13次參加紡博會,就像跟老朋友相聚一樣。”65歲臺商鄭榮章近日在浙江紹興柯橋受訪時說,今年他主動邀請了27名臺灣采購商,…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多國專家學者在京共探全球教育變革前沿議題
中新網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從北京師范大學獲悉,“第八屆世界比較教育論壇暨教育變革與人類發展國際研討會2024”近日在北師大舉辦。來自世界10多個國家的30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教育變革的前沿議…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路建華被查
中新網10月2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建設銀行紀檢監察組、浙江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路建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建設銀行紀…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何立峰會見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羅斯巴赫指出 中國正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希望共同推動城市可持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王慧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5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羅斯巴赫。何立峰表示,中國正深入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舉措,…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5 -
扎在吐魯番文書里的八旬德國教授火洲看“寶”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銀璐“這件文書很少見啊,怎么釋讀它,我還要回去查一查。”“太精彩了,感謝考古學者找到了它們。”……10月19日,德國語言與宗教史學者彼得·茨默在吐魯番市參加“景教研究新進展”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 時間:10-25 -
數說“新”變化丨增速位列全國首位!前三季度新疆外貿同比增長29%
前三季度,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3223.9億元,同比增長29%,外貿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速位列全國首位。哪個地州是全疆外貿“首強”?民營企業外貿情況怎樣?今天的《數說“新”變化》帶你來了解。…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 時間:10-25 -
海峽兩岸文博會將在廈門舉行
中新網福州10月25日電(鄭江洛)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于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福建廈門舉辦。臺灣業界將踴躍參會。臺灣亞太文創協會、臺灣漆藝發展協會等32家協會組團參展,90余個文創品牌、諸多工藝大師將現…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國際漫評】假慈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于21日至25日訪問以色列及其他中東國家。他在社交媒體上稱,正就“結束加沙戰爭、讓被扣押人員回到家人身邊以及減輕巴勒斯坦人民苦難的重要性(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一邊送武器,一邊喊停火,假慈悲,真虛偽。…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時間:10-25 -
“為什么我們要在美駐英國大使館前抗議?因為他們是種族滅絕的同謀”
當地時間24日,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者在美國駐英國大使館前舉行集會,抗議美英向以色列售賣武器,指責美英是實施種族滅絕的幫兇。抗議者: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聚在這里,因為他們對于英國政府繼續允許向一個被國際法院指控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25 -
尋跡中國 | 委內瑞拉“洋網紅”的廣交會故事
吉塞爾·博內特來自委內瑞拉,她在中國生活了11年多,這是第22次參加廣交會。她認為,廣交會是連接國際買家與中國供應商的最佳橋梁,希望中國和南美國家的業務發展能繼續保持增長。策劃:劉加文肖文峰執行策劃:湯丹鷺周強統籌…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5 -
中外青年相聚景德鎮共話陶瓷文化
記者從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獲悉,近日,在江西景德鎮舉行的2024瓷上絲路·國際青年陶瓷文化藝術節上,來自中國、土耳其、韓國等國家的陶瓷藝術領域青年代表在文化沙龍上分享各自從事陶瓷藝術創作的經驗…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25 -
時政Vlog丨在開往金磚的小火車上 我遇到了……
當地時間10月24日上午,“金磚+”領導人對話會在喀山會展中心舉行。報道工作結束,ToSun記者團在峰會專列小火車上跟俄羅斯記者和峰會志愿者聊了聊。快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去看看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25 -
何以中國|從“騎毛驢上北京”到“乘著航母守海防”
如克亞木·麥提賽地在“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演講。人民視頻供圖人民網吐魯番10月24日電(記者郝萍、楊睿)“動畫里騎著毛驢上北京的庫爾班大叔,是我的曾外祖父。”近日,“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
來源:人民網 時間:10-25 -
《永樂宮壁畫藝術特展》亮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新華社巴黎10月25日電(記者張百慧)《永樂宮壁畫藝術特展》24日在位于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開幕。展覽旨在以永樂宮壁畫《朝元圖》為代表,展現中國壁畫藝術的深厚底蘊,以及中國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5 -
津巴布韋總統呼吁美西方取消制裁
新華社哈拉雷10月25日電(記者許正)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24日在首都哈拉雷發表講話,呼吁美西方國家取消制裁。10月25日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南共體)設立的“南共體反制裁日”,姆南加…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5 -
甘肅省副省長趙金云接受國家監委監察調查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中國官方25日通報,甘肅省政府副省長趙金云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國家監委監察調查。公開資料顯示,趙金云,女,漢族,1965年10月出生,甘肅民勤人,1999年4月加入九三學社。…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張孝禮被查
中新網10月25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山東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張孝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臺灣兒童戲劇教師蕭兆宏:教育者的滿足來自微末處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題:臺灣兒童戲劇教師蕭兆宏:教育者的滿足來自微末處作者張楊彬郭雯“可以請你幫忙保護這只小刺猬嗎?”蕭兆宏單膝跪在一位小學員面前,手里拿的硬紙板做成的“小刺猬”,是這…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5 -
通車六周年 九個維度看港珠澳大橋如何變超級“連接器”
6年前的今天(2018年10月24日),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作為粵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在推動三地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對外開放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6年來,粵港…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5 -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丨湖北荊州:綿延三千多年的楚式漆器,當下如何流光溢彩?
荊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要追尋楚文化的浪漫與瑰麗,必不能錯過有著獨特風格和藝術魅力的楚漆器。在荊州地區出土的各類漆器達1.5萬多件,約占全國總量的60%。而在中國七千余年的漆器制作歷史上,楚漆器,正是漆藝發展史…
來源:潮新聞 時間:10-25 -
預計將首次突破1.4萬億斤!數據看“大國糧倉”的底氣
我國糧食產量在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基礎上,今年預計將首次突破1.4萬億斤!在10月2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對外發布這一重磅消息。全年糧食再獲豐收、“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裕、農業科技裝備…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5 -
銘記偉大的勝利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打響入朝后的第一仗,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帷幕。去時少年身,歸來報國魂,他們浴血奮戰,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幸福。風雪不忘,山河無恙!…
來源:央視新聞 時間:10-25 -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丨蕪湖鐵畫:以鐵為墨鍛丹青
在人民大會堂接待外國政要和貴賓的大廳,陳設著一幅巨型畫作。畫上一棵迎客松,挺拔偉岸,蒼勁古樸。這幅畫作重達200公斤。松樹上成千上萬個松針,都是匠人一根根敲打出來,又挨個鍛接拼成。這就是蕪湖鐵畫,國畫藝術…
來源:潮新聞 時間:10-25 -
中國經濟樣本觀察·縣域樣本篇|河北小縣城如何“無中生有”打造百億產業?
新華社石家莊10月24日電題:河北小縣城如何“無中生有”打造百億產業?新華社記者閆起磊、趙鴻宇、張瑋華近年來,坐落在華北平原河北省南部、人口只有20余萬人的傳統農業小縣邱縣,聲名日隆。很多人可能永遠不會造訪…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5 -
青春中國·擁Bao未來|AI看見未來,每個夢都發光
“我長大想當航天員”“我長大想當消防員,有八塊腹肌的那種”……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協同中央和國家機關第27批青年支教幫扶隊的隊員們,收集了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呼家川完全小學孩子們對未來的想象,并用AI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10-25 -
聯播一瞬丨74年,不滅的英雄榮光!向志愿軍老兵致敬
4年時間,95后攝影師韓佳龍為242位志愿軍老兵拍攝戎裝照。烽火歲月遠去,不朽功勛仍被我們銘記。2024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4周年紀念日。與聯播一瞬一起,向他們致敬!監制丨彭娜編導丨張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25 -
這里是延安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延安人民奮進向前,續寫新的發展奇跡,紅色圣地舊貌煥新顏。近日,“弘揚延安精神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陜西延安舉行。…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時間:10-25 -
AI中國范兒丨當戰歌再次響起,我們不會忘記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傳唱了70多年。當旋律每一次響起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起一些人,他們帶著保家衛國的決心從鴨綠江畔出發,有的人卻再也沒有回來………
來源:央廣網 時間: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