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全國科技名詞委)11月22日在北京發布2025年度學科研究前沿熱點詞,春節、共身智能、穩態醫學、負碳航空、職業緊張、耳朵經濟等涵蓋11個學科領域共68條熱點詞入選。
全國科技名詞委在北京發布2025年度學科研究前沿熱點詞。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這11個學科包括民用航空、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物館學、計算機科學技術、水利科學技術、煤炭科學技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與出版學、測繪學。
其中,民用航空研究前沿熱點詞10個:空中絲綢之路、負碳航空、航空業循環經濟、航空碳信用、低空智聯網、低空物流、低空裝備適航、體系安全數智測評平臺、航空仲裁、特定運行風險評估。
醫學研究前沿熱點詞10個:穩態醫學、智能麻醉、全麻特征腦電、麻醉下容量及血管張力優化(策略)、圍手術期生命調控、肌釋扼定律、干骺端內部結構支撐、口腔–全身共病、智能口腔種植、口腔頜面外科精準導航。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研究前沿熱點詞9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東方健康膳食模式、無癥狀結核病、相控陣CT、光子計數CT、蟲媒熱帶病、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結核病共病、職業緊張。
博物館學研究前沿熱點詞9個:博物館熱、現象級展覽、延時開放、博物館無障礙、分眾化服務、博物館安全、人工智能賦能博物館、博物館社區參與、博物館之城。
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前沿熱點詞6個:強化學習、混合專家模型、共身智能、具身行為規劃、(將)技術道德化、數據增強。
水利科學技術研究前沿熱點詞5個:國家水網、智能大壩、數字孿生水利體系、旱澇急轉、幸福河湖。
煤炭科學技術研究前沿熱點詞5個:深部固體資源流態化開采、無損充填開采、負碳高效充填開采、原位熱解開采、礦產與地熱能協同共采。
音樂研究前沿熱點詞5個:沉浸式歌劇、紅色音樂、大運河音樂、音樂人工智能、音樂療愈。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前沿熱點詞4個:春節、非遺研學、非遺項目轉名錄、非遺研培。
編輯與出版學研究前沿熱點詞3個:耳朵經濟、文化數字化、古籍活化。
測繪學研究前沿熱點詞2個:時空智能、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領導力。
據全國科技名詞委介紹,最新發布的這些熱點詞,由相應的學科名詞審定委員會專家根據2025年最新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綜合評價推出,旨在揭示當前學科研究的熱點和趨勢,同時也作為對學科發展歷程的一種記錄,反映一個時期內學科發展的重點和特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