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黑工”涌入我省,隱患不容忽視
嚴查“黑洋工”
春節過后,我省制鞋、電子、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緊張現象凸顯,加之受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企業鋌而走險,非法雇傭毗鄰國家人員。目前,我省數十家企業因雇傭“黑洋工”受查處,不僅面臨高額處罰,人事主管或將承擔刑事責任。
記者從省公安廳了解到,這些“黑洋工”多數來自與我國接壤的東南亞國家,因文化、生產水平有限,他們大多從事無技術含量的低端工種。2014年,全省公安機關查獲并依法處理外籍“黑工”超過700人;今年1至4月份,公安機關加大查處“黑洋工”力度,查獲人數已達300余人。
“黑中介”的非法勾當
“黑中介”在這條跨國非法務工利益鏈條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有些是原本從事勞務派遣、代招工人的中介公司或“工頭”,有些則是長期在華非法務工的外國人轉變的“蛇頭”。“黑中介”除收取“黑洋工”一定數額的介紹費外,還在“黑洋工”每月工資內抽取20%至30%作為管理費,高額的利潤致使這些人干起了非法的勾當。
2014年底,南平市公安機關在一肉雞加工廠內查獲近90名“黑洋工”。這些人員通過“黑中介”的招募、引帶,非法進入我國境內,再乘坐大巴直奔我省非法務工。在辦案過程中,民警發現該批人員都是通過同一個“黑中介”介紹入廠。經過深入調查,最終分別在南平、廣東抓獲3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人為外籍“蛇頭”。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已被我公安機關逮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這些“黑中介”因犯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最高可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黑洋工”引發社會問題
2015年初,莆田市公安機關在一電子廠內查獲7名“黑洋工”。經調查,這些“黑洋工”抵達后,為防被抓獲,便藏匿在工廠內,吃喝拉撒全在廠內解決,基本與外界隔絕。
由于缺乏工作技能,他們只能選擇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差,招收本地工難的企業,甚至在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他們要在散發著有毒氣體的封閉車間內每日工作10小時以上,卻僅能獲得每月不足2000元的工資。同時,由于沒有合法的就業身份,他們不能夠參加醫療保障、社會保障,一旦發生工傷、疾病就有可能無法得到及時救治。
目前,這批“黑洋工”已被公安機關遣送回國。
“黑洋工”涌入我省,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擠占我省的就業資源。大量“黑洋工”涌入,擠占了我國的經濟、就業等資源。尤其在我省,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這個現象值得警惕。
容易給企業生產造成安全隱患。“黑洋工”在企業內普遍采取封閉式管理,工作、生活環境較差,一旦發生火災、樓房倒塌、傳染病等安全生產事故,必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破壞企業正常生產秩序。我省聘雇“黑洋工”的企業被查處后,需繳納最高10萬元的行政罰款,還需承擔其聘雇的“黑洋工”遣送費用,據不完全統計,遣送一名“黑洋工”的費用為1萬元左右,一些小型企業甚至因此而破產。同時,有些企業管理人員因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被采取強制措施,造成短時間內企業中層領導干部缺失,直接影響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
帶來治安隱患。目前,“黑洋工”已引發了社會治安問題,一些“黑洋工”之間發生爭執斗毆進而致人死亡,有的則因無法找到工作而從事搶劫、綁架等犯罪活動,嚴重影響了我省社會治安。
■警方提醒
違法成本高昂 勿越法律雷池
日前,省公安廳向社會尤其是用工企業發送提醒:聘雇“黑洋工”違法成本高昂,勿越法律雷池。
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有關規定,非法就業外國人將被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非法居留外國人將被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每非法居留一日五百元,總額不超過一萬元的罰款或者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非法聘用外國人的,處每非法聘用一人一萬元,總額不超過十萬元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同時,責令承擔所有遣送費用。(記者 閔凌欣 何海銘 通訊員 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