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月17日電 (梁欽卿)1月17日,重慶市第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開幕,重慶市代市長胡衡華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重慶將完善出海出境大通道體系,強化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
胡衡華表示,重慶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要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讓重慶與世界精彩互動。
報告中提到,南向,重慶將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增線擴能,強化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功能,加密重慶至欽州港等鐵海聯運班列,穩定開行重慶至越南、老撾國際鐵路班列,拓展跨境公路直通班車,加快境內外樞紐和集貨分撥節點建設。
西向,重慶將推進中歐班列擴容提質,加快建設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推動海外倉發展,拓展線路網絡,構建定點、定線、定時、定價、定車次的穩定運轉體系,深挖高品質回程貨源,提升班列貨值規模和影響力。
東向,重慶將深化智慧長江物流工程,加密滬渝直達快線、渝甬班列,發展長江干支聯運,推廣江海直達集裝箱船型。
北向,重慶將強化渝滿俄班列沿線貨源組織集結,優化運輸貨品結構,探索開行更多貨物品種公共班列。
空中,重慶將加密至東南亞、南亞和歐美的全貨運航線,引進川航物流、南貨航設立基地公司,支持航空公司拓展“客改貨”和航空中轉業務,爭取萬州機場航空口岸獲批,加快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
此外,在樞紐方面,重慶將完善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功能,創建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實施果園港鐵公水聯運示范工程,推動“無水港”建設,促進客運“零換乘”、貨運“零換裝”。
報告中還提到,重慶將加快建設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深化國際人文、科技等領域交流合作,培育引進國際組織和商協會,拓展國際友城務實合作,持續提升國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