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碳匯與生態價值評估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碳策略”論壇20日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當天,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為新成立的碳匯與生態價值評估技術委員會揭牌,并為專家頒發了聘書。
“雙碳”問題的起源來自于氣候變化。1988年,針對氣候變化問題,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手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旨在為決策者定期提供針對氣候變化的科學基礎、產生影響和未來風險的評估、以及適應和緩解的選擇方案。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作為統籌氣象行業資源的全國性社團組織,始終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多學科聯動,多技術融合和多領域應用。碳匯與生態價值評估技術委員會的揭牌成立,旨在面向國家發展戰略和任務的需求,致力于“減排”和“雙碳”目標的實現,推動“雙碳”目標下的產業方針政策落實。
揭牌儀式后,首屆“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碳策略”論壇隨之召開。碳匯與生態價值評估技術委員會主任許小峰,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翟盤茂研究員、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研究員、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副主任黃玫博士分別以《陸地生態碳匯在碳中和中的作用》、《氣候變化與碳中和》、《對碳中和碳達峰的一些認識》、《生態模型技術在碳匯與生態價值評估的應用》為題做了學術報告,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氣候變化背景下碳分析、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意義和需要采取的策略。
來自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部分省氣候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6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