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濰坊9月2日電 (于海濤 李欣 呂妍)營商環境是城市的“吸引力法則”,良好營商環境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和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繁榮。
近年來,山東不斷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優化政務服務,以全球視野構筑開放高地,誠邀“超級合伙人”來魯投資興業。
鍛造吸引外資“強磁場”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是山東作為中國東部沿海對外開放大省的使命和擔當。山東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推動高質量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活動,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水平上推進對外開放,讓世界不斷看到“山東機遇”。
中共山東省委書記林武高度重視山東營商環境建設。在山東今年6月召開的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林武特別強調道,山東要全方位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要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活力迸發的創新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自由便利的開放環境、健全完善的政策環境、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共8個方面努力。
圍繞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山東近年來密集出臺了36條政策措施,涵蓋了市場準入、國民待遇、權益保護、生活便利等外商投資“全生命周期”。因此,許多跨國公司也用實際行動為山東投下“信任票”。截至今年8月,累計有236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山東投資了934個項目。
香港山東社團總會常務理事兼經濟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暉盛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偉是最早一批來內地投資的港商之一。多年來,他見證了內地及山東的飛速發展。
呂偉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山東是工業大省和制造業大省,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產業基礎雄厚。隨著山東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其吸引力持續增強。“未來我會利用平臺,推介商會朋友及好友來魯投資興業,推動魯港合作,共享商機。”
8月29日,山東省舉辦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雙招雙引”政策推薦會。呂妍 攝擁抱綠色低碳“新藍海”
從全國唯一的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到全國第一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從“試驗區”到“先行區”的躍進中,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功升級為國家戰略。
如今,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兩歲”了。在其牽引下,山東推動石化、鋼鐵等主導產業集約集聚、提檔升級,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三樣”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擁抱“新藍海”,山東正逐漸成為新的投資熱土。
嘉瑞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李遠發告訴記者,該公司已在山東深耕20年,在濟南、青島皆有產業布局。當前,山東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希望能與山東企業共同探尋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徑。”
除了像李遠發這樣長期在山東投資興業的“老朋友”,山東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也吸引了震雄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林鐿峻這樣的“新朋友”。出生于1998年的他表示,將考慮在山東投資。
當前,山東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搶占新賽道。
8月28日,香港企業家參觀山東氫能相關企業。呂妍 攝吹響全球人才“集結號”
產業蝶變升級、城市跨越發展,人才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山東接連發布利好政策,營造城市人才發展的優質生態,吹響全球人才“集結號”。
在國際人才發展環境方面,山東“一人一案”引進海外全球頂尖人才,在自貿試驗區開展境外職業資格認可試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專項人才評選申報范圍。
以山東與香港間的人才發展為例,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新質企業家聯合會創始人暨秘書長尚海龍認為,山東智能制造業優勢巨大,能將香港人才的理論落地為現實,為他們提供發揮才干的空間。“如果能將‘研發飛地’建設在香港,相信能夠賦能山東先進制造業持續走向國際。”
截至今年4月,山東頂尖人才達164人,國家級領軍人才2100余人,省級領軍人才近5700人,近3年吸引集聚青年人才超過240萬人,開放正成為新時代山東最鮮明的標識。
林武近日在會見來訪的香港企業家、教授參訪團時也表示,山東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家、教授在魯投資興業、開展學術交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作為“雙招雙引”、對外開放的“優等生”,山東貫徹落實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任務,以全球視野構筑開放高地,不斷擴大世界“朋友圈”,推動全球企業共享“山東機遇”,彰顯滿滿的開放誠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