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東西問|劉禮堂:透視長江文明的形成發展和特點

2024-11-01 21:01: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武漢11月1日電 題:透視長江文明的形成發展和特點

  ——專訪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長劉禮堂

  中新社記者 張芹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流,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長江文明如何興起、演進,有何顯著特征?其與世界其他大河文明如何交流互鑒?近日,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長劉禮堂教授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作出解讀。

視頻:【東西問】長江文明交流之光何以燭照全球?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何為長江文明?長江文明是如何興起的?

  劉禮堂:長江是世界第三、中國第一大河。它源于青藏高原,穿過川藏高原、巴蜀平原、江漢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帶,最終注入東海,總長度6300余千米,流域面積約180萬平方千米。

  位于北緯30度線附近的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沛,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適宜農作物種植的土地,為人類生存和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自然條件,具備較大的文明發展潛力。

  過去,國際學界判斷一個考古學文化進入文明社會的三要素是冶金術、文字和城市,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則提出了包括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社會分工和分化加劇、出現階級,權力強化、出現王權和國家等更加科學全面的文明判斷標準,讓我們對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有了更深入理解。

  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它與黃河文明并列為中華文明的兩大源泉,對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長江文明的興起,以稻作文明、青銅文明和玉文明為三大引擎。其中,稻作文明是長江文明的經濟基礎,為長江文明的孕育和發展提供了土壤和養料;青銅文明既關乎農業生產,也與政治軍事、宗教祭祀等活動密切相關;玉文明則反映出先民的宗教信仰、審美意識等精神文化面貌,是長江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高級成果。這三大引擎作為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共同推動了長江文明的興起與發展。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劉康 攝

  中新社記者:長江文明歷經了怎樣的演進過程?

  劉禮堂:長江流域自西向東,海拔落差大、流域面積廣,土壤和氣候差異大,也因此造就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文化習俗差異,形成了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長江上、中、下游文化分區,構成了長江文明、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

  長江流域分布著眾多的史前文化遺址。如,長江上游三星堆遺址、長江中游屈家嶺遺址與石家河遺址;長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等。這些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遺跡,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生活、社會組織、宗教信仰等,展示了長江流域史前文明的高度發展。例如,良渚遺址發現的巨型古城遺址和大型水利工程,標志著長江流域早期城市和地域國家雛形的誕生。

武漢盤龍城遺址博物館舉辦的“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盤龍城遺址博物院供圖

  夏商周時期,長江流域的文明逐漸與中原地區的文明相互交流、融合;秦統一六國后,長江流域的經濟和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絲織業、陶瓷業等手工業發達;隋唐時期,隨著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長江流域與中原地區的聯系,促進了經濟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播。

  近代以來,長江流域成為中國近代化的前沿陣地。長江流域的城市成為中國近代工業、商業、文化的重要中心,如上海、南京、武漢等城市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標志。

  中新社記者:北緯30度線是“人類文明發生線”,這條線穿過四大文明古國的母親河。與其他孕育人類文明的大河流域相比,長江文明有何獨特之處?

  劉禮堂:人類的起源、生存、延續都離不開水的滋養。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擇水而居的生存方式。北緯30度線附近,因兼具充沛的水熱條件,成為最有利文明發生發展的地段。例如,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于古巴比倫文明,尼羅河之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恒河之于古印度文明,黃河、長江之于中華文明。

位于武漢市黃陂區的盤龍城遺址宮殿基址復原展示。張芹 攝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大河文明都以農耕經濟為基礎。在農業技術不發達的上古時期,大河流域適宜的溫帶、亞熱帶氣候,加上水源充足、取水便利,形成了巨大的光熱優勢和灌溉優勢,因此得以孕育城市和國家,文明發展遠遠早于其他區域。

  相較于其他大河文明,長江文明最顯著的特征有三點。

  第一,長江文明的農耕以稻作為主,而其他大河文明往往以小麥種植為主,黃河流域起初種植粟、黍等作物,后來也逐漸接納了小麥。20世紀70年代,長江流域浙江余姚發現河姆渡文化,其人工馴育稻谷的時間推定為距今七八千年。20世紀90年代,湖南道縣玉蟾巖還出土了距今萬余年的人工馴育稻谷,早于黃河流域的粟作產生時間。相較于麥作、栗作等,稻作農業對地形條件和灌溉技術要求更高,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明,水熱同豐的長江流域是世界稻作農業的搖籃之一。

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博物館出土的“碳化稻谷”。屈家嶺管理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第二,長江突出的航運能力使得長江流域的商業文明也很發達?!渡袝び碡暋穼τ陂L江水運就有記載,楚國文物“鄂君啟節”中也有兩件與水運貿易有關的“舟節”(戰國時期水陸通行符節),可見長江流域的商業文明起源很早。

  第三,長江文明還與黃河文明共享一個特點,即“全流域文明”。很多大河文明在早期僅限于干流或河口三角洲地區,而長江文明、黃河文明的范圍不僅覆蓋上中下游,還向兩岸延伸數百上千公里,囊括了眾多支流流域。使得長江文明、黃河文明能夠通過支流流域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文明整體,成為中華文明的搖籃。也凸顯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和極為突出的包容性。

長江武漢段。周星亮 攝長江宜昌段。周星亮 攝

  中新社記者: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之間有過哪些交流互鑒?

  劉禮堂: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之間存在著諸多交流互鑒,主要體現在經濟與貿易的往來,以及文化的傳播與融合等方面。

  恒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之間很早就通過滇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互通有無。西漢時期,中國又相繼打通了北方的絲綢之路和東部沿海的海上絲綢之路,恒河流域的佛教文化和佛教造像沿此三大通道傳入中國。

  又如,起源于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傳播到湄公河流域、恒河流域;生產于長江流域的茶葉、絲綢、瓷器,遠銷尼羅河流域、多瑙河流域;西亞兩河流域的冶煉技術等,也深度參與了長江文明的成長。

  世界大河文明各有其特點,尼羅河文明、黃河文明的天文歷法、早期文字、建筑藝術,恒河文明、西亞兩河文明的宗教文化、手工藝術等,都是耀眼奪目的人類文明瑰寶。而中華文明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長江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同樣具有突出的延續性和包容性。幾千年來,長江文明無不在吸收著流域以外各種文明元素而不斷更新發展。同樣,千百年來長江流域形成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明樣態、可持續發展的文明理念、多元文化交融創新的文明格局,也為其他大河文明提供了借鑒。

  中新社記者:對于促進長江文明與世界大河文明的交流互鑒,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劉禮堂:一方面,要讓世界對長江文明的了解從符號深入到價值理念。這就需要更好地挖掘、整理、研究、宣傳大河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加大力度為今天的文明對話提供經驗和支撐。在世界范圍內挖掘大河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遺產,不僅有“存史”的作用,更能夠對當代文明對話產生積極影響。

  另一方面,要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長江文明。積極推動其他文明“引進來”和長江文明“走出去”,主動尋找與其他大河文明加強對話的機會,將更多的外國文物、技藝等文明遺產“引進來”,增進對其他文明的了解,培養民眾的世界眼光和開放意識。

  此外,文明交流說到底是人的交流。我們也應當積極推動自己的歷史考古從業者到文化遺產豐厚的大河文明國家去,廣泛參與歷史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工作,讓我們的人員、經驗和技術“走出去”,在惠及全球同時,也加強與其他大河文明的溝通,共同守護好人類的寶貴財富。(完)

  受訪者簡介:

劉禮堂。受訪者供圖

  劉禮堂,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長、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隋唐文化史方面專著2部,主編著作5部,譯著1部,參編著作5部,在《歷史研究》等發表論文、隨筆百余篇,其中專業論文60余篇。

  • 相關閱讀
  • 臺青何冠奕:錦絲手中穿 文化代代傳

    中新社南京11月1日電 題:臺青何冠奕:錦絲手中穿 文化代代傳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南京云錦博物館中機杼聲不斷,僅有頭發絲十分之一粗細的桑蠶線經工匠巧手,在錦緞上來回穿梭。館方品牌主管、臺灣青年何冠奕將縷縷絲線...

    時間:11-02
  • 悄悄告訴你,冬日的溫柔都藏在林芝

    巴松措。新措。初冬的林芝風光?!安皇潜睔W去不起,而是西藏更有性價比。”這是無數冬游過西藏的游客對這里的評價。如果說的更具體一點,這句話中可以和北歐風光媲美的,當屬西藏的小江南——林芝。在這里,你不用擔...

    時間:11-02
  •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域·西部篇|西藏八廓街:“甜茶議事”讓生活更甜美

    近日,記者在西藏采訪時,認識了73歲的扎西頓珠大叔,他在八廓街生活了一輩子。當天,是他所在的繞賽社區“甜茶議事”的日子。什么是“甜茶議事”?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看吧!記者:楊云燕、普布次仁、劉天宇新華社音...

    時間:11-02
  • 二十屆中央第四輪巡視開始進駐

      根據中央關于巡視工作的統一部署,近日,15個中央巡視組陸續開始進駐被巡視單位,開展為期2個月左右的常規巡視。  目前,中央巡視組已進駐中國延安干部學院?! ”据喲惨晫ο笥心男??  經黨中央批準,二十屆...

    時間:11-02
  • ARJ21和C919首次雙機編隊飛行表演

      2024年11月2日,在2024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暨南昌飛行大會開幕式上,一架ARJ21和一架C919飛機先后起飛,開展編隊集合、協同齊飛、協同轉彎、低空通場等飛行表演項目。這是ARJ21和C919飛機首次雙機編隊飛行表演,集中...

    時間:11-02
  • 尺素金聲丨3年凈增1758萬畝,耕地這個“命根子”守得更牢了——從十個新數據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底座⑩

    大地流金,沃野飄香,廣袤田野滿是豐收氣息。全年糧食豐收在望,一組數據令人振奮——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全國耕地總量增加1758萬畝,連續3年實現凈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續多年減少的態勢。特別是...

    時間:11-02
  • 神舟十八號乘組“絲滑”太空之旅

    自今年4月25日發射入軌至今,神舟十八號乘組“太空之旅”已入尾聲。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完成多項空間科學實(試)驗任務,日常任務、出艙活動、養魚種菜、鍛煉身體……各項工作“絲滑”完成。期待他們平安歸來...

    時間:11-02
  • 如果文物會說話|相隔400年的兩幅《清明上河圖》有這樣的淵源

    說起北宋繪畫總會想到張擇端和《清明上河圖》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創作的描繪當時都城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繁華景象的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宋代 張擇端而遼寧省博物館的館藏名畫中...

    時間:11-02
  • 涉及吃穿用、娛住行等各方面 消費月活動“上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4年11月1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關消費月活動情況。消費月期間 5大城市將舉辦237場活動在今天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消...

    時間:11-02
  • 為全球深空探索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和音)

    中方將繼續敞開胸懷,深入推進多種形式的航天國際交流合作,同各國分享發展成果、完善外空治理,讓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類“太空計劃是巨大的民族自豪感的來源,也是過去20年技術進步的標志”“這三名航天員將要進...

    時間:11-0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解禁濑亚美莉| 免费一级毛片女人图片|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人人添人人妻人人爽夜欢视av| 色屁屁影视大全|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6一13小幻女|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弄|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不卡| 日韩卡一卡2卡3卡4| 亚洲伊人久久网| 美女性生活电影|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3p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一级毛片大全免费播放下载| 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医生|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饭冈加奈子黑人解禁在线播放 |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捅|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www.尤物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色拍拍|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 日本年轻的妈妈|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香蕉网在线观看| 国产999视频|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100款夜间禁用b站软件下载|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毛片高清视频在线看免费观看| 免费v片在线看|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卡1卡2卡3卡4卡5免费视频| 老湿机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