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12月31日電 題:贛江觀瀾:回眸2024年,江西民生幸福“成色足”
中新網記者 吳鵬泉
江西彭女士最近心情很不錯,因為自己升級當媽媽了。
“非常驚喜我的孩子能成為江西省婦幼保健院2024年第三萬個出生的寶寶。從產檢到生娃,我切身感受到了醫院全程專業化、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彭女士近日在醫院抱著剛出生的寶寶說道。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好的教育條件、更可靠的社會保障……這些都是民之所盼。回眸即將過去的2024年,江西從醫療、教育、養老等多個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增進民生福祉的措施,當地民生幸福成色十足。
看病就醫更有保障 守護民眾“健康路”
“以前鄉鎮衛生院沒有康復治療,兒子和兒媳隔幾天就要送我去中醫院治療,耗時耗力耗錢,現在鎮里衛生院也能進行康復治療,我自己就可以騎車過來了。”
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江西省豐城市拖船鎮居民徐九香如今經常自己前往鎮衛生院接受治療,衛生院康復科醫師為其提供了全方位醫療服務。
醫療是民生之需,與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看病難不難、貴不貴是人們長期以來密切關注的問題。織密“民生保障網”,病有所醫不可或缺。
從穩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到加強基層人工智能輔助智慧醫療系統推廣運用,從為孕產婦免費提供產前篩查及新生兒疾病篩查,到基本建成15分鐘“中醫藥健康服務圈”,江西全方面守護民眾“健康路”。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江西省衛健委主任龔建平此前表示,江西將落實好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的政策措施,解決好區域協調、城鄉協調、中西醫協調、醫防協調發展等方面問題。
圖為在江西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官場村,江西省人民醫院醫療專家遠程會診。范俐華 攝江西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官場村地處長江中心孤島,醫療水平有限。為將省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江西省人民醫院自2021年起向官場村開展“遠程醫療、送醫入戶、定期義診”三項健康幫扶措施。
“醫院面向村民優先滿足床位,減免檢查、醫藥費用。針對行動不便或身體虛弱的村民,我們專家團隊入戶給予體檢問診,拿出‘定制化’診療方案。”江西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溫曉明說。
教育條件不斷改善 加快推進教育項目建設
在座位上坐正,再把腳踏擋板放平,然后握住右邊的扶手往下拉,身體適時往后仰就可以將靠背放倒,書桌就變成了一張舒適小床。
今年秋季新學期,體驗完“可躺式”課桌椅后,江西宜春市銅鼓縣一學生賀璇葉笑著說,“以前午休時,我們只能趴在桌子上,醒來經常手麻腳酸。現在有了這個新桌椅,我們就能享受舒適的午睡時光,真是太棒啦!”
圖為江西宜春市銅鼓縣小學生在體驗“可躺式”課桌椅。銅鼓縣融媒體中心供圖開展“可躺式”課桌椅進校園試點,是江西省政府發布的2024年10件民生實事之一。該省鼓勵中小學根據教室空間、午休需求和課桌椅配備情況,采用更新“可躺式”午睡課桌椅、配備午睡墊等形式,逐步實現中小學生午休“躺著睡”。
教育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2024年,除了不斷改善教育條件,江西還加快推進教育項目建設,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由于近年城區范圍不斷擴大,江西贛州市信豐縣義務教育學位日趨緊張。信豐縣教育體育局黨組副書記、總督學李敬生說,當地新建了一所初中學校,今年秋季已經開學,有效緩解了城區初中尤其是水東片區初中學位緊張問題。
同樣在今年秋季開學季,江西修水“澳誼小學”揭牌。這是一所由中國土木工程澳門公司聯合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投資捐建的現代化小學。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行政副主席王英偉說,“透過振興修水縣的基礎教育條件,我們不僅能為當地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更能為其長遠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意義深遠。”
多彩為老服務 托起“銀發族”幸福晚年
老有所養,是千家萬戶的“心上事”,也是政府部門的“上心事”。江西省政府發布的2024年10件民生實事,有兩件與“銀發族”相關。
其中,在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方面,江西推進鄉鎮敬老院資源優化配置改革和“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設;推進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對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經評估為完全失能等級并自愿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按月給予一定補助;對養老機構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按月予以績效補助。
在發展老年人助餐服務方面,江西提出,對在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助餐點)用餐的老年人,市縣財政可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分類給予差異化用餐補貼,重點支持特殊困難老年人,并根據實施效果不斷調整優化政策措施。
每到中午飯點,江西南昌市紅谷灘區普賢社區里的“幸福食堂”香味四溢。“幸福食堂”店長丁戩毅介紹,“幸福食堂”以老年餐為主,60歲以上老人就餐有補貼和折扣。
上述“幸福食堂”廚師長雷貴斌說,“幸福食堂”主打高性價比、安全可溯源,口味偏清淡,注重老年人膳食的營養搭配、菜品軟糯等。
圖為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區社會福利院內,今年91歲的陳韻霞展示她的手工作品。朱瑩 攝冬日走進南昌市西湖區社會福利院,幾棟錯落有致的建筑,掩映在一片綠意之中。“這里不僅能接受專業的照料,還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耄耋之年的陳韻霞說,在該福利院住了近十年,她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還制作了大量手工作品。
縱覽這一年江西民政事業,一項項暖心之舉接連推出,一件件民生實事擲地有聲,匯聚起民眾幸福安康的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