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1日電 在國新辦12月31日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于琪洋介紹,水利部深入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截至目前,88條母親河,79條河流里面有74條實現了全線貫通,有5條增加了有水河長和時長,另外9個湖泊的水位和水面面積得到有效保障。
水利部在推動河湖生態復蘇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于琪洋介紹,這兩年來針對部分河湖存在的河流斷流、湖泊萎縮等問題,水利部高度重視、持續發力,大力推進河湖生態環境復蘇。
首先,深入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母親河是對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區域有重大影響、發揮重要作用的河流。2024年以來,針對88條母親河,水利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優化水資源配置、強化節約用水、加強生態補水,以及疏通河道通道等一系列措施,進行相應的河流治理和復蘇,通過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截至目前,88條母親河,79條河流里面有74條實現了全線貫通,有5條增加了有水河長和時長,另外9個湖泊的水位和水面面積得到有效保障。這些河流湖泊一共涉及到1.4萬公里的河流和面積約744平方公里的湖泊,都得到了有效的修復、保護和治理,河湖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通過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了生命、流域重現了生機。
其次,強化河湖保護治理。2024年以來,水利部依托河湖長制,持續強化河湖管理保護,充分利用高分辨衛星遙感等手段,縱深推進河湖庫清理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四亂”問題,河湖的面貌發生了比較大的改善。一共清理了妨礙河道行洪、侵占水庫庫容等突出問題4萬多個,持續使河湖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同時,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2022年以來,水利部會同財政部在全國遴選了56條河流和6個湖泊,實施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全國各地也結合實際積極推進,2024年新建成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680多條。
第三,加快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水土保持是保護河湖免受泥沙淤積、涵養水源的重要舉措。我們以長江、黃河上中游地區及東北黑土區等區域為重點,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今年安排中央資金199.3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5萬平方公里。我們以保護綠水青山、推動鄉村致富為目標,指導地方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677條。同時,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壓實地方政府責任,全年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6.4萬平方公里以上。
于琪洋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深入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強化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統一調度,持續實施河湖生態補水和水土保持,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推動河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