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6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26日召開“深入推進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苗生明在會上介紹,檢察機關從嚴打擊毒品犯罪,2024年1至11月,起訴毒品犯罪4.8萬人,加強對新型毒品犯罪研究指導,對湖北省檢察院提請抗訴的楊某輝等人涉毒案,最高檢依法監督對案件再審,法院審理后對被告人所犯罪名由非法經營罪改判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對楊某輝等二犯加重了刑罰,糾正了錯誤裁判。
苗生明介紹,檢察機關積極參與打擊跨境賭博犯罪專項工作,指導各地檢察機關準確認定犯罪事實,有力懲治重大跨境賭博犯罪,依法妥善處理涉及某職校學生赴境外賭博網站工作等案件。
檢察機關守護人民群眾就醫看病的“錢袋子”,會同國家醫保局等開展醫保基金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與最高法、公安部聯合印發辦理醫保騙保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全年起訴醫保詐騙犯罪4700余人。
檢察機關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召開檢察機關落實“十一號檢察建議”座談會,協同民政部推進養老機構安全問題治理,共同構筑安全和諧的養老環境。
檢察機關加大對危害生產安全犯罪懲治力度,分類分地區強化對危險作業犯罪類案指導,協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持續落實“八號檢察建議”,對重點行業及物品、重點場所及地區的安全生產隱患開展排查整治,加大普法宣傳力度,促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檢察機關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針對辦理污染環境案件中取證能力不強、證據采信爭議等問題,牽頭與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辦理污染環境犯罪案件證據指引,2024年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3.2萬人,以最嚴密法治保障綠色發展。
檢察機關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促進犯罪治理。檢察機關堅持懲治犯罪與預防犯罪并舉,依法從嚴與依法從寬并重,在司法辦案中充分考慮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注重人民群眾的實際感受,輕微犯罪有從重處罰情節、主觀惡性大的,依法從嚴,嚴重犯罪有從寬情節的也依法認定,堅持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