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 余湛奕)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企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26日在北京聯合舉辦2025年度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啟動儀式,指導工會與企業開展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搭建企業和職工的溝通協商平臺,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據了解,按照行動部署,各級工會要把工資調整幅度、加班工資基數、勞動定額標準、工資支付辦法等作為協商的核心議題,重點推動苦臟險累且工資水平不高的行業開展協商,提高低工資勞動者工資水平。要通過集體協商,合理制定技能人才的起點工資、技能津貼標準,推動企業健全薪酬激勵機制,提高技術工人薪酬待遇。要推動平臺企業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就平臺算法和勞動規則開展協商,推動算法向善改進。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強工作規劃、聚焦實踐問題、強化分類指導,推動提高協商實效,合力開創集體協商工作新局面。全國企聯組織要合力推動行動取得實效,為實現企業與職工共贏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力量。工商聯要推動形成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啟動儀式上通報了2024年集體協商工作情況,職工代表、企業代表分別宣讀要約倡議書、應約倡議書。
據悉,全國總工會于2024年統一部署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指導各地工會發出協商要約、開展集體協商。全國新簽訂企業集體合同34萬份、行業集體合同4萬份,覆蓋企業105萬家、職工1億人,確保正常經營的百人以上建會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動態保持在80%以上。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企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印發《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指引》,推動12家頭部平臺企業規范建立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的協商機制,覆蓋勞動者1780萬人,切實保障勞動者知情權和參與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