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4月22日電 (記者 李佩珊)記者22日從寧夏教育廳獲悉,寧夏《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目前已正式印發。根據《方案》,到2027年,寧夏中小學校將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構建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智慧課堂,培育形成一批未來教育智能應用場景和教學范式,基本建成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師資體系、管理體系、評價體系。到2030年,寧夏中小學校將實現人工智能賦能全場景教育變革和樣態重塑,形成以人工智能引領構建以人為本的創新教育生態,建成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
圍繞該目標,寧夏將構建進階式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從一年級起系統開設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將其全面融入各學科課程。其中,小學低年級段側重感知和體驗人工智能技術,小學高年級段和初中階段側重理解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高中階段側重項目創作和前沿應用。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課程,將人工智能教育納入課后服務、社團活動、研學實踐等育人體系。
同時,寧夏將通過構建五育并舉智慧教育體系、探索人機協同教學新模式、建立智慧教研新范式、構建教育數智治理體系、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等方式塑造人工智能應用生態。2027年起,寧夏將把人工智能素養納入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中考信息科技測試范圍。
在技術支撐方面,寧夏將加強智能應用場景建設,接入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開發虛擬實驗、分層教學、個性學習、智能評估等教育智能體,建設“一站式”數智社區。同時,豐富人工智能學習資源,加強人工智能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建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聯盟,推動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展廳等場館向中小學校開放。
今后,寧夏將加強人工智能教育輻射帶動,開展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引領行動,遴選2個縣(區)建設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同時,建好6個國家級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培育30所自治區級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開展鄉村學校人工智能教育提升行動,實施人工智能揭榜掛帥項目,激發各地各校創新活力、構建共創共享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