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忻州10月21日電 題:山鄉小村的“蝶變密碼”:農文旅融合助“村游”出圈
作者 楊佩佩
深秋時節,走進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龍泉鎮榮莊子村,白墻紅瓦的民居與阡陌縱橫的農田相映成趣,依托村莊建設的星河里景區融合了自然野趣、時代記憶與鄉村活力,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
榮莊子村位于晉西北黃土高原緩坡丘陵區,近年來,該村深入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走出了一條產業振興、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鄉村發展新路子。
走進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龍泉鎮榮莊子村,白墻紅瓦的民居與阡陌縱橫的農田相映成趣。(資料圖片) 楊昊澤 攝“千萬工程”的實施與深化,促進了榮莊子村各類公共事務的發展和城鄉要素的流動。榮莊子村村委會主任段志忠介紹,當地推行“網格化+積分制”治理模式,將全村劃分為6個微網格,以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的閉環服務機制為抓手,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讓榮莊子村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十大美麗鄉村”“山西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科普宣傳基地”“忻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等榮譽。
近年來,榮莊子村結合當地實際,由村黨支部組織牽頭,黨員帶動,堅持“特色種植、品質養殖、精深加工、綠色能源、電商惠農、文旅康養”六大產業多元發展,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及富民增收注入不竭動力。
“星河里景區便是榮莊子村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張名片,其根植于神池本土特色,展現了當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創新實踐與蓬勃活力。”段志忠說,這里是一個能讓游客沉浸式體驗田園慢生活、重溫舊日情懷、參與鄉村新風的“夢幻莊園”。
春季百花飄香、夏季避暑納涼、秋季紅葉滿山、冬季雪景迷人,景區四季更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每逢節假日,星光下、篝火旁,久居城市的民眾走進樹林里、住進風景里,擁有了更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依托村莊建設的星河里景區融合了自然野趣、時代記憶與鄉村活力。(資料圖片) 楊佩佩 攝走進景區,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停駐于此的5節大火車皮和1節火車頭。它們不僅是工業時代的見證者,更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其中,第2節車廂被精心打造為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懷舊記憶主題空間,老物件、舊海報等復古場景成為游客拍照打卡和情感共鳴的熱點。
同時,這里深度連接著榮莊子村的農業生產與鄉村治理創新,提供獨特的沉浸式農事體驗。景區推出大棚果蔬采摘、隧道雞認購,通過“云上養雞 線下收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實現從“原料輸出”向“價值創造”的轉型。
據介紹,景區年接待游客2.6萬人次,帶動23戶村民就業。每到農閑時,53歲的侯玉亮便在景區打零工,年收入可增加1萬余元。“這幾年,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優美,房屋整齊,街道干凈,出行方便。自從建了景區,隨著游客增加,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榮莊子村發展有機旱作農業2830畝,建成75座冷棚、5座溫室大棚用于反季果蔬種植。(資料圖片) 楊昊澤 攝此外,榮莊子村發展有機旱作農業2830畝,建成75座冷棚、5座溫室大棚用于反季果蔬種植,并采用“光養互補”的辦法,在29戶羊舍頂棚建設600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實現“一棚兩用、陽羊得益”,可為村集體年增收8.5萬元。
段志忠表示,202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突破百萬元。下一步,榮莊子村將持續深化“千萬工程”經驗,推動農文旅融合升級,全力打造晉北鄉村振興樣板,向著“業興、民富、村美、人和”的美好愿景穩步邁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