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 娜)11月13日,陜西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印發《2025年數字陜西建設典型案例集》,由商洛市氣象局牽頭申報的“創新構建氣候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平臺助力商洛經濟高質量發展”成功入選,成為“數字生態文明”領域的優秀代表案例。
作為全國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市,我市緊緊圍繞“度量難、交易難、變現難、抵押難”等關鍵問題,以數據要素為核心,創新構建覆蓋氣候資源評估、生態產品認證、價值變現路徑等八大模塊的一體化服務體系,整合氣象、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林業等11個部門數據資源,探索形成“監測—評估—賦能—轉化”全鏈條工作機制。依托平臺開展“氣象+”賦能行動,推出花期預報、康養指數、氣候景觀預報等特色服務,打造“商洛氣象君”慢直播平臺,構建“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賞紅葉、冬季賞雪”全季節旅游產品體系,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3.2%和25.1%。
據了解,該創新實踐有效破解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難題,為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地區依托數字手段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