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加速推進2025年民生項目建設
新建的清油河希望小學綜合樓。
本報通訊員 李行 李瀟
“育才路鋪上柏油后,接送孩子再也不怕堵車、擔心磕絆了!”看著家門口平整寬闊的新路,商南縣育才路附近居民王秀蘭的笑容格外真切。日前,封閉施工1個多月的育才路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建成開通,這條曾因車流密集、路面坑洼成為居民“煩心路”的城區“主動脈”,如今徹底變身為“舒心路”。
這是商南縣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的生動縮影。作為2025年度縣人大代表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育才路改造從立項設計到施工建設全程掛圖作戰,高標準完成道路“白改黑”772米,鋪設瀝青路面6690平方米,用實打實的建設成效回應群眾期盼。
9月10日,筆者從商南縣發展和改革局獲悉,經縣人大代表票決確定的2025年度10個民生實事項目中,育才路改造提升、城區學校“暖心工程”、富水鎮龍窩村道路改造提升3個項目建成投用,朝陽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危橋改造工程、小學辦學條件提升3個項目進度遠超計劃預期,其他項目正按既定時間表穩步推進。
近年來,商南縣始終將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作為惠民生、暖民心、解民憂的核心抓手,累計確定并實施票決民生實事項目30個、重點民生項目9個,聚焦交通、教育、醫療等群眾急難愁盼領域持續發力。
在交通出行方面,除育才路改造外,湘河朱兒灣丹江大橋、試馬至過風樓鎮道路提升工程正加速推進,十里坪、趙川等6個鎮街的9座橋梁改造已啟動前期勘察設計,城鄉路網結構不斷優化,群眾出行的安全感與便捷度持續提升。“我們就是要把路修到群眾心坎上,讓每一次出行都更有保障。”商南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謝超說。
教育民生工程同樣走在“快車道”。新學期伊始,清油河希望小學占地350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主體已順利竣工,明亮通透的教室、即將配齊的現代化設施,讓校長韓立群滿心期待:“新樓投用后能增加200多個學位,孩子們上課更寬敞,家長也更安心!”
圍繞“城鄉一體、校際均衡”目標,商南縣持續擴大基礎教育優質資源供給,其中“暖心工程”更是成為教育民生項目的“金字招牌”。2024年,縣上投入350萬元資金,為9個鎮51所農村學校及3個移民安置區學校安裝變頻空調,解決1.5萬余名師生降溫取暖難題;今年暑期,又為城關街道及縣直16所學校加裝空調326臺,1.7萬余名師生直接受益。
“我們專門利用暑假時間推進空調安裝工作,盡量避免因施工耽誤正常教學進度。項目建成后,不僅改善了教學環境,同時還提升了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為后續教育民生項目的建設積累了經驗。”商南縣教育和體育局局長曹宗國表示。
民生實事落地有聲,幸福指數節節攀高。如今的商南縣,從道路煥新到教育提質,從基礎設施完善到公共服務升級,每一個民生項目的推進,都在為群眾幸福感“加碼”。
“我們將盯緊民生實事項目的時間節點和質量要求,堅持深入現場解難題、主動上門送服務,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項目收尾工作,確保年度各個民生實事項目高效推進,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謝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