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按照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上海金融監管局牽頭組織開展2025年上海地區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凝聚行業力量,吹響集中活動集結號
2025年9月15日,在上海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證監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聯合指導下,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聯合舉辦以“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5年上海地區金融教育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海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證監局、上海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轄內一百余家金融機構代表和市民代表參加活動。
上海金融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綦相在致辭中指出,上海金融監管局立足構建金融“大消保”工作格局,推動金融消保工作邁上新臺階,目前已進入常態化治理階段。轄內金融機構要辦好為民實事,做維護群眾利益的“實踐者”,升級服務能力,做化解行業難點的“破題者”,筑牢安全防線,做金融安全環境的“守護者”。
啟動儀式現場發布了上海金融業為民辦實事舉措范例和受歡迎的金融教育作品,并通過金融知識宣講、金融教育脫口秀、合唱金融教育歌曲等形式向金融消費者普及金融知識,傳遞“金融為民”的初心。同時,活動外場舉辦金融知識集市,30余家金融機構在現場設置主題攤位進行宣傳,通過趣味互動游戲、圖文并茂的金融知識展架等載體,有效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活動現場參與人數眾多,氣氛十分熱烈。
二、強化風險提示,推動金融知識進萬家
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期間,上海金融監管局指導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牽頭轄內金融機構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活動,通過多渠道、多樣式、多層次的教育宣傳活動,將金融知識和反詐防非常識送到家家戶戶,做到上海街道鄉鎮全覆蓋。如“進校園”護航青春、“進企業”服務實體、“進商圈”促進消費、“進社區”溫暖鄰里、“進鄉村”助力振興,在市民公園開設金融知識集市,聯合明星警官向社區居民和老年大學學員講授反詐常識,在線上推出金融知識競答,在機場、電梯間播放風險提示視頻,在黃浦江畔開展無人機演出等,將金融教育宣傳與本地文化、市民生活場景深度融合。
三、堅持為民監管,譜寫消保工作新篇章
近年來,上海金融監管局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三聚焦”為抓手,推動完善金融業為民辦實事常態化工作機制,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一是聚焦源頭治理。開展代銷業務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梳理和排查代銷領域存在的不規范現象和突出問題,持續督導金融機構規范開展代銷業務。多措并舉整治規范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指導金融機構實質性審核識別借款人身份,妥善處理風險隱患。二是聚焦群眾關切。指導上海轄內金融機構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適老化水平,持續開展銀行業營業網點適老服務評價暨老年友好網點建設工作。推動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完善銀行網點無障礙環境建設指南,指導轄內相關金融機構開展網點無障礙環境提升工程。三是聚焦關鍵實事。指導轄內金融機構持續開展“睡眠保單”清理和銀行“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工作。實施“融資暢通工程”,推動普惠信貸提質擴面。深化普惠保險創新,相繼推出“滬惠保”“滬家保”“滬業保”“滬理保”等城市定制型普惠產品,落實金融為民惠民利民政策。
四、暢通維權渠道,深化多元糾紛化解機制
在上海金融監管局的指導下,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以集團綜合化、區域綜合化、金融司法融合為總思路,以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體化解決為總目標,為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維權渠道。一是立足調解主業。2025年上半年,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共受理糾紛案件32857件,同比增長102.38%,完成調解22069件。二是設立調解分站。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自2024年9月起陸續建立1個中心+10個分站的架構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維權渠道,自去年9月成立分站以來,累計受理糾紛7770件,涉及金額4.1億元。三是探索“一點一室一機制”建設。虹口區人民法院北外灘金融糾紛調解指導點和北外灘金融審判工作室分別入駐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北外灘調解工作分站和虹口區北外灘街道,加強基層一線金融解紛訴調對接。
下階段,上海金融監管局將立足監管為民初心,凝聚行業合力,全方位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持續優化金融惠民舉措,著力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能,為推動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貢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