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黔西南州9月17日電 (陳昊星)2020年,貴州省實現了全省脫貧摘帽,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轄的冊亨縣于當年實現脫貧,成為貴州脫貧攻堅的標志性案例之一。
冊亨縣地處貴州省西南部,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南端,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縣城者樓鎮距省會貴陽約300公里。
曾經需要外界“供血”的冊亨縣,如今逐步具備了自我“造血”的能力。
目前,冊亨縣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2818.32公里,全縣實現4G網絡與寬帶“雙100%”覆蓋;特色產業帶動9000余戶平均增收萬元以上,有效破解了“山路險、信息堵、產業弱”等發展瓶頸。
冊亨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饒鴻飛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自2015年與冊亨縣結對幫扶以來,中國聯通先后投入幫扶資金2.77億元,落地71個幫扶項目。自2016年起,幫扶方案致力于將冊亨打造成“網絡無縫覆蓋標桿縣”。之后冊亨深山里陸續建起315個基站、3.75萬個光纖寬帶端口,目前已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易地搬遷安置區、中小學校4G網絡和光纖寬帶“雙100%”覆蓋。
“以前在老家上網課總卡,現在能跟城里老師連麥提問了!”冊亨縣冗渡鎮易地搬遷安置區的布依族小姑娘小韋的話,道出了當地群眾對網絡改善的真切感受。
在特色產業方面,近年來冊亨縣大力發展糯米蕉、山泉水、油茶等特色產業,還延深落地復合飲料、香蕉片、香蕉果蜜、香蕉面膜等深加工產品。
其中,在冊亨縣的山坡上,成片的糯米蕉林郁郁蔥蔥。曾經散著種的農作物,如今已成為帶動9000余戶3.8萬余名群眾就近就業,戶均增收超萬元的“致富蕉”。
8月28日,黔西南州冊亨縣香蕉大數據產業園 陳昊星 攝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產業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也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目前,依托糯米蕉產業建設的大數據產業園,對生產與銷售全周期進行智慧賦能,實現了糯米蕉品種、經營、管理、銷售的“四統一”,同時成為當地村民免費學習科學種植理念、接受技能培訓的重要基地。
在深加工領域,冊亨也收獲了意外之喜。貴州康益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富飛介紹,在研發糯米蕉復合飲料的過程中,團隊意外發現產業園水源中碳酸氫鈉含量高達每升450毫克,已超過歐洲標準,即俗稱的天然蘇打水。目前,全國此類水源地僅有十余處,極為稀有。
依托這一優勢,當地建設了復合飲料生產廠和潤山泉生產線,實現桶裝水年產能800萬桶以上,年產值達30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潤山泉水廠還獲得了貴州省內唯一的天然蘇打水企業標準資質。
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冊亨縣也將目光投向了文旅融合發展。依托獨特的布依族民族風情、自然風光與特色產品,積極吸引外來游客前來觀光體驗、旅游消費。
8月28日,黔西南州冊亨縣丫他鎮板萬古寨一景 陳昊星 攝例如,冊亨縣丫他鎮板萬古寨中,布依族人口占92%,被稱為“最后的布依家園”。由于板萬古寨木質建筑密集,有較高的火災風險。但目前村子建設智慧消防系統,布設物聯網監測、自動報警和控制室,實現實時監控和早期預警,有效降低了火災發生的風險。
利用板萬天然溶洞資源建設的板萬溶洞圖書館,已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游客在這里既能沉浸于靜謐的閱讀氛圍,又能親身感受溶洞獨特的地質奇觀。丫他鎮人大主席韋通漢說,以前孩子們不愛說話,見了陌生人就躲。自從建了溶洞圖書館,孩子們的求知欲望更強烈了,也更活潑大膽了。
2025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收官之年。貴州省工作會議強調,要確保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實現平穩過渡,避免規模性返貧,并確保長久守住這一底線。目前,中國聯通在貴州省內的幫扶觸角已從最初的26個村擴展至57個,將繼續讓數字紅利與產業經驗惠及更多鄉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