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9月20日電 (記者 王堅)為期四天的2025年“嶺南科技創新論壇”正在廣州舉行。其間,恰逢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2025年“嶺南科技創新論壇”設置了平行論壇——“智御未來-網絡空間AI應用安全論壇”(下稱“平行論壇”),探討AI時代的安全新路徑,分享AI應用安全新成果,為構建安全、可信、負責任的AI應用生態貢獻智慧。
論壇現場。廣東省科協 供圖據介紹,本次平行論壇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廣東省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承辦。平行論壇設置了2個分論壇和2場專題研討會,14場學術報告,聚焦網絡空間安全中“AI應用安全”,剖析大模型應用中的新型安全威脅,展示AI應用安全前沿科學技術和應用,共建AI安全生態,推動安全測評標準、安全檢測工具與人才體系發展。
平行論壇上,國際先進技術與工程院院士、廣州公共交通集團總工程師謝振東首先發表了《AI從落地到防護:具身智能應用與安全設計》主題報告,通過背景介紹、具身智能落地與特點、具身智能落地應用場景、具身智能落地安全風險與挑戰、具身智能安全設計、總結展望六大點內容,為大家系統性地闡述了具身智能的應用前景與安全設計要點。
謝振東指出,具身智能是AI技術落地的重要方向,它能提升效率、解決難題,但“安全”永遠是前提——沒有安全的應用,再先進的技術也無法真正服務于人。他表示,人機協同是未來的趨勢,希望未來具身智能將聚焦“應用與安全并重”,安全技術上可能出現AI自修復系統,機器人能自主檢測漏洞并修復。
“AI安全治理,需要通過持續優化技術、完善規則、提升共識,讓AI發展更符合人類共同利益。”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盧衛以《人工智能賦能網絡空間治理的實踐探索》為題,通過各類型示例圖文展示剖析人工智能伴隨的各類風險問題,分享人工智能技術內生安全風險及技術應對措施,為AI產業健康發展提出具體建議和方向。
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孫偉在《科學研判人工智能發展的風險與挑戰》主旨演講中,總結梳理了AI技術發展的八大基本態勢,并從“對社會治理的風險挑戰”“國家安全風險”“對倫理和法律的風險挑戰”三大方面內容分析了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