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雙鴨山9月20日電 題:“蜜都”饒河:“一條魚”帶火一座城
作者 姜輝 孔令雙 王佩東
初秋,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中俄界江烏蘇里江饒河段四排赫哲族鄉江畔早已躍動著繁忙的身影。魚把頭尤雙喜一網打出來100來斤江魚,大個鯉子10來斤,還有蟲蟲、鰲花……地處中俄邊境的“蜜都”饒河,坐擁烏蘇里江得天獨厚的優質水域,所孕育出的江魚,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聲名遠播。如今,這份來自界江的饋贈,不僅是食客們舌尖上的珍饈,更化作帶動百姓增收致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色名片”。
漁民在中俄界江烏蘇里江饒河段捕魚。 饒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伴著薄霧,漁民們駕著小船,在烏蘇里江上撒網,開啟了一天的捕撈。岸邊的魚籠里,剛出水的江魚鮮活生猛、上下翻騰,滿是生機與活力。聞訊而來的顧客早已等候在旁,詢問價格、仔細挑選,一派購銷兩旺的熱鬧景象。
饒河江魚的美名,早已跨越山水,許多人專程驅車數百里,只為品嘗一口地道的烏蘇里江江魚。從江畔捕撈到餐桌飄香,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已然形成,它不僅帶動著餐飲、住宿、旅游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更是“好水養好魚,好魚引客來”良性循環的生動體現。
大慶游客郭玉鳳說:“第一次來到美麗的烏蘇里江畔,第一次來到好客的四排赫哲鄉,第一次品嘗到了全魚宴。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魚,最大的收獲就是美景與美味共享、文化和風俗共融,期待帶著家人、領著朋友再次來饒河。”
許多人驅車數百里來到饒河,只為品嘗一口地道的烏蘇里江江魚。 饒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為確保烏蘇里江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饒河縣定期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同時,積極打造規模化水產苗種繁育基地,以優質種源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為進一步拓寬發展路徑,饒河縣通過引入現代化水產加工企業,讓烏蘇里江魚實現“深加工、高增值”,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此外,饒河縣還精心打造“開江節”等特色文旅IP,讓江魚文化與旅游體驗深度融合。一系列扎扎實實的舉措持續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品牌含金量,真正讓饒河江魚游出界江,實現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向奔赴。
一江碧水潤萬物,一尾好魚富一方。饒河縣立足烏蘇里江生態優勢,深耕“一條魚”文章,既讓世人盡享界江魚鮮,更蹚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讓悠揚的漁歌在新時代的振興畫卷中,奏響更加嘹亮的樂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