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1月14日電 (記者 張茜翼 王子謙)記者從14日開幕的海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獲悉,海南今年將聚焦“五向圖強”,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
近年來,海南立足氣候溫度、海洋深度、地理緯度和生態綠色等自然稟賦,以及自貿港政策制度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奮力“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
“‘五向圖強’聚勢謀遠。”海南省省長劉小明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向種圖強,“南繁硅谷”已建成20個種業科研平臺,南繁種業產值增長50%以上,海南南繁種業集團、崖州灣生物育種產業聯盟組建成立。
向海圖強,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臺試運行,一批重大深海裝備落地,中國首艘自主研制的深遠海多功能科考船“探索三號”入列,全國首個深水高壓氣田投產,區域海洋創新指數位居全國第一梯次。
向天圖強,全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首發成功,“新工位、新火箭、新機制、新團隊”開啟海南商業航天新征程,衛星超級工廠主體結構封頂,遙感衛星應用產業綜合信息與服務平臺竣工,火箭總裝總測復用廠房等一批產業項目開工。
向數圖強,“來數加工”首單業務落地,游戲出海公共服務平臺上線,獲批網絡游戲版號114個、位居全國前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增長8%。
向綠圖強,海南全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83.6%,“碳中和貸”“綠電綠證”等碳減排工具帶動碳減排量近200萬噸。
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海南將提升“五向圖強”產業能級。
——依托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啟動實施一批種業科技攻關項目,發布可共享利用的農作物種質資源1000份以上。大力培育發展生物制造產業,謀劃一批重點項目,推動生物制造中試平臺和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抓好海洋開發,依托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開辟“以場帶產、深海智造”新賽道,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創新策源地,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7%。
——加快商業航天發射場3、4號工位建設,推動衛星超級工廠竣工投產,引入2-3個航天領域數據和應用項目。推進通用機場、低空飛行器起降場等保障設施建設。
——壯大數字產業生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突破2000億元。加快跨境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政策落地。促進數字內容出海、跨境直播、來數加工、電競、智算、信創等新興業態集聚。
——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實施低碳示范引領工程,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標桿,探索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降碳產業鏈,全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85%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