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熊悅
“華為筆記本電腦產品在享受國家補貼政策后,到店購買電腦的顧客明顯增多,本月筆記本電腦的銷售目標基本不用愁。”近日,北京市豐臺區一家華為授權體驗店的店員有些興奮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段時間店內激增的訂單讓她的工作量接近飽和,新的一年“開門紅”悄然而至。
這只是春節假期來臨前消費品市場的一個縮影。《證券日報》記者近幾日走訪北京市多個核心商圈及家電大賣場發現,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讓消費電子及家電消費人氣升溫。與此同時,商業銀行聚焦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居“換新”等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紛紛出招讓利消費者,借勢搶抓市場機遇,起到了“四兩撥千‘金’”的作用,進一步“撬”出消費市場新動能。可以預見,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效果將進一步顯現。
家電賣場開啟“補貼”模式
“政府補貼至高20%”“品牌額外補貼至高20%”“家電以舊換新一級能效補貼20%,二級能效補貼15%”……記者走進北京市各大商圈內的消費電子品牌門店及家電零售賣場,帶有“補貼”字樣的廣告營銷海報隨處可見。產品是否參加國家補貼或是否有以舊換新補貼,也成為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我看到新聞,1月20日起買手機有購新補貼,所以特意來線下咨詢。”一位在北京市豐臺區某購物中心小米品牌門店瀏覽商品的消費者說。
華為一授權體驗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當前,正值門店“開門紅”期間,廠商針對部分產品的優惠促銷力度比較大。1月20日購新補貼政策落地后,大部分產品都能享受特定比例補貼。目前以舊換新補貼適用所有手機型號,最高補貼舊機回收價的30%。“整體來看,現在購買非常劃算。”該銷售人員表示。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此輪面向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的購新補貼除了覆蓋華為、榮耀、小米、OPPO等主要國產品牌,國外手機廠商蘋果的部分產品也包含在內。
家電大賣場同樣進入“補貼”模式。記者在北京市豐臺區蘇寧易購南三環洋橋店內看到,賣場門口陳列著北京市家電以舊換新相關明細,包括補貼范圍、補貼標準、補貼方式、補貼資格、資格適用等內容。諸多家電的展示樣品上均貼有補貼金額標簽。
與此同時,在與北京市相距逾1200公里的哈爾濱市區,一位司機師傅正和《證券日報》記者聊著汽車以舊換新優惠:“為了拉動消費,政府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以汽車為例,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置換新車,大概能補貼一萬元,對于正有換車計劃的人群而言是個大福利。”
為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2024年3月份,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面,涉及汽車、家電、家裝三大類消費品。2025年,政策進一步發力。今年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次對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三類數碼產品實施購新補貼。此外,多地區還陸續宣布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延續政策。
銀行金融服務再升級
在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的過程中,除了各地政府支持措施外,商業銀行也多點發力,積極承接當地政府以舊換新補貼和政府消費券發放等工作,把握消費升級新機遇。
“我行主動與政府部門對接,及時了解政策要求,爭取貸款貼息、政務數據對接、消費券分發等合作支持。各分行與當地優質供應商、電商平臺對接合作,因地施策發展特色業務,積極做好消費品更新金融服務。”農業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據青海省銀行業協會消息,建設銀行青海省分行成功入圍2025年青海省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執行方,成為青海省唯一入圍銀行機構。建行青海省分行方面表示,將全力做好此次青海省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承接工作,為本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消費者日常消費和家裝、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等消費需求,商業銀行還推出了多項金融產品和優惠活動,包括信用卡優惠、專屬信貸產品、貸款利率優惠等。
具體來看,家電、3C(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消費方面,浦發銀行信用卡用戶在活動指定商戶使用浦大喜奔App掃描商戶銀聯分期碼,并綁定浦發銀行信用卡支付,持卡人每月有兩次機會享受“優惠立減”福利。農業銀行則打造系列專屬金融產品,根據消費者需求差異化匹配貸款額度,提供消費立減金等專屬權益。交通銀行通過發放優惠券、支付立減等形式讓消費者享便利、得實惠。
“我們在不同城市有不同舉措,有的是與大型家電城合作,消費者可以通過參加抽獎、紅包等形式參加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有的是走進大型社區,為消費者量身定制以舊換新服務方案。目前主要是與頭部汽車集團以及汽車金融公司等開展合作對接。”某大型商業銀行北京市分行人士介紹。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曾圣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引導銀行消費金融服務再升級。一是銀行主動對接各類政府部門,緊抓政策宣傳推廣,形成政銀攜手惠企惠民的合作模式;及時了解相關文件下發后各地的具體實施細則要求,爭取補貼資金支付結算、政務數據對接、消費券分發等合作支持。二是打造以舊換新專屬金融產品,根據消費者需求差異化匹配貸款額度,提供消費立減金等專屬權益;與當地優質供應商、電商平臺、大型家電商城對接合作,因地施策發展特色業務。三是為生產企業提供以舊換新專項貸款,用于擴大生產規模、研發新產品等;為流通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拓展銷售渠道,建設和完善以舊換新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體系,提高以舊換新業務的運營效率。
在一系列優惠舉措的加持下,消費者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福利。陜西省西安市一位消費者分享了自己的購物體驗:“我申請了一張郵儲銀行的信用卡,在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下,原價7125元的風管機政府補貼了1425元,疊加郵儲銀行250元消費券,最終以5450元價格拿下,非常劃算!”
拉動消費成效顯著
在政策加速推進和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促消費已經結出“碩果”。對于2024年以舊換新成效,1月24日,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過680萬輛,8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銷售超6276萬臺,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約60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138萬輛,合計帶動相關產品的銷售額超1.3萬億元,拉升了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個百分點。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看來,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力度不斷加強,以舊換新政策取得積極效果,有效釋放了家電、汽車等領域消費,對拉動內需具有重要貢獻,同時,推動居民消費向綠色化、智能化轉變,也給相關企業帶來多重利好。
曾圣鈞表示,展望未來,以舊換新政策對我國經濟和產業將產生更多積極影響。一是在政策支持下,消費者將持續增加相關品類的購買,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二是有利于相關品類的生產企業更好發展,消費者購買活躍能夠增加企業銷售收入,企業更愿意推動科技創新,更加注重綠色、智能、高品質產品的生產。三是消費的增長會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
“未來,可以進一步推動金融與以舊換新政策雙向賦能。提升消費信貸便利,加大汽車金融服務,為參與企業提供多元化、有針對性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加大對資源回收行業企業和重點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范若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