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本市場賦能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河南省“專精特新”專板開板儀式暨2025資本賦能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鄭州舉行。會上,河南省“專精特新”專板正式開板,首批106家企業集中入板,涵蓋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
這是資本市場賦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一個生動寫照。事實上,各地“專精特新”專板陸續開板,持續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并逐漸成為助推“專精特新”企業加速成長的重要平臺。
作為中小企業群體中的“領頭雁”,“專精特新”企業代表著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方向。當前,我國已初步構建起覆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在規模與質量上同步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46萬家。
然而,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專精特新”企業也面臨一些現實挑戰,尤其是資金短缺問題。融資渠道的局限性導致企業資金鏈緊張,難以在技術研發等方面加大投入,技術創新方面常常力不從心,從而阻礙企業整體成長進程。
不過,資本市場推出了一系列支持舉措,為“專精特新”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送來了及時雨,而且,更多支持舉措將持續跟進。中國證監會此前發布的《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提出,“深入推進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試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健全‘專精特新’專板綜合服務,加強與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有機聯系”。
筆者認為,資本市場要更好地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關鍵在于讓各項舉措持續落地。比如,要持續引導耐心資本加大支持力度,帶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快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立足“專精特新”企業的特點和需求,通過精準“畫像”,有針對性地豐富市場工具、產品和服務,實現精準融資;加強對企業的跟蹤服務和精準扶持,助力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滿足資本市場上市掛牌的條件;進一步探索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更高層次資本市場的對接機制,縮短企業登陸更高層次市場的周期。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不僅為“專精特新”企業打開了全新發展空間,也為其對接資本、規范運營、提升品牌提供了更多機遇。未來,更多精準舉措的落地將持續賦能“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使之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