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大學子王朋豪和小伙伴們創作了一套反映校園生活的《南哪辭典》——曾經在7:59-8:00之間沖進教室的堪稱“速度激情”,一學期內未翹一節課的可謂“學習標兵”……50個關鍵詞搞笑反映校園生活,戳中了不少網友的槽點和淚點,大家紛紛感嘆有共鳴。
《南哪詞典》圖文并茂戲說校園生活
《南哪辭典》以詞條的形式,圖文并茂地總結了南大學生生活。對于親愛的母校,同學們內心深藏真愛,離開學校后,追憶那些小插曲就是讓人痛哭流涕的“那些年”,對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信手拈來。
“速度激情”:曾經在7:59-8:00之間沖進教室;“實踐出真知”:一周完成3份以上實驗報告;“Double kill”:一天之內參加兩場考試;“論持久戰”:一天滿課時;“教室觀影”:在教室里看過電影;“采花大盜”:摘過學校的花;“不治之癥”:生病校醫院看不了被迫轉其他醫院;“自生自滅”:從未去校醫院看過病;“擁護母校”:吃過仙林鼓樓各個食堂的幾乎所有飯菜;“勤儉節約”:用過學長學姐的舊書;“兒童之友”:借舊書給學弟學妹;“熱愛祖國”:軍訓全勤;“電梯驚魂”:遭遇過3次以上電梯故障。
丟過N次校園卡的小迷糊被封“我是傳奇”
校園生活也有各種忽悠和被忽悠,誰上大學的時候沒當過小迷糊,各種丟東西忘事兒。話說誰沒被“阿瑪尼”的理發師忽悠過啊,近年來在南大讀書的學子們紛紛吐槽這家理發店不靠譜啊;未丟過或補辦過校園卡這些“貼身信物”?累積丟過幾次及以上校園卡的堪稱“我是傳奇”,沒人跟你爭封號……
還有一些關于愛情的“致青春”橋段:比如有被表白經歷的那“這輩子值了”;看見過后山路上,宿舍樓下的情侶Kissing的被封“目擊者”;對象不在南京上大學的可用“海枯石爛”形容……
而學生們線下文娛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至少以打醬油身份在“南哪好聲音”登臺“星光璀璨”;參加過的任何活動比賽從未獲獎是“炮灰之王”,對此你是不是深有同感?
創作者未來想把自娛自樂做成公益事業
揚子晚報記者昨日聯系上《南哪辭典》的作者之一、南大法學院大二學生王朋豪,他告訴記者,自己偶然在網上看到校友宮門陽發的關于此類搞笑詞條的帖子,就萌發了跟他合作的想法。“之前南大學姐做的《節操辭典》在網上很紅,所以我們也想做一本辭典,就是講講我們自己的生活,這里面好多都來自大家在網上發布的真實校園生活。”王朋豪表示,其實很多創意和詞條的刪選都來自宮門陽,自己主要負責宣傳推廣和技術上的工作。
在不少同學看得開心,點評得歡樂的同時,有沒有考慮過老師們的接受度呢?“其實我們的尺度還好,應該沒問題。真的很多都是大家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已經見怪不怪了。”王朋豪告訴記者,未來也希望集合大家的智慧,把這種辭典吐槽的形式發揚光大,做成明信片、馬克杯等創意產品。到時候可以在校園做一些義賣,收入就可以用來做公益事業,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本來我們只是自娛自樂,但這樣就把純娛樂變成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這樣更好。”記者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