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6月18日電 (陳靜 童寬)記者18日獲悉,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全球衛生分會聯合主辦的“瀾湄區域熱帶病防治技術培訓班”云端舉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夏尚副研究員在培訓班上表示,中國在本土瘧疾消除階段實施的“1-3-7”監測響應工作規范和監測預警系統成效顯著,全健康理念為現階段的瘧疾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建立“人與動物”“人與環境”“動物與環境”三個模型分析研究中緬邊境瘧疾傳播情況,可為中國輸入性瘧疾防治和全球瘧疾消除提供保障。
據了解,世界衛生組織被忽視熱帶病控制司技術官員郭家鋼博士、瑞士熱帶病與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JurgUtzinger以及來自全球知名高校、研究院所等的數位專家授課。本次培訓班為期3天,專家學者們圍繞熱帶病控制和消除的挑戰、熱帶病控制和消除的新策略新技術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享,吸引了近300名全球熱帶病防治青年業務骨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施建蓉表示,希望依托“熱帶病防治瀾湄聯合實驗室”,以全健康為核心理念,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熱帶病的診斷、防控和監測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培養高水平人才,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衛生合作提供支持,保障東南亞公共衛生安全。
在培訓班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教師張曉溪,分享了全球全健康指數(GlobalOneHealthindex,GOHI)研究成果。據悉,GOHI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周曉農研究員、郭曉奎教授研究團隊牽頭,聯合國際國內多家單位共同開發的系統評價全球全健康發展績效的分析工具。該指數的開發,將有助于促進對全健康方法的要素和功能的理解,并將有助于推動在全球范圍內運用全健康理念改進決策實踐,促進有需要地區的能力建設。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被忽視熱帶病控制司技術官員的郭家鋼博士分享了“熱帶病防治現狀與挑戰”。他以湄公河血吸蟲病防控為案例進行了生動細致的講解,并指出疾病防治需要應用全健康的思維,從人類、動物和環境整體角度出發,制定全面、綜合的防治措施以阻止熱帶病的傳播與反彈。
在培訓班上,云南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所長周紅寧教授分享了登革熱的跨境傳播與國際聯合防控的經驗。對于未來登革熱的防控,周教授強調應加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推進合作平臺的建設,推動與各地政府部門間的合作,提升專業團隊規模和防控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