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31日電(趙曄嬌 郭其鈺)“讓金鵓鴣把群眾的聲音,從雞鳴閣帶到人民大會堂。”在浙江義烏江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墻上的一幅手繪圖,生動描繪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實踐圖景。雞鳴閣是義烏的城市地標,也是民情民意匯聚的地方。
“金鵓鴣、銀鵓鴣,飛來飛去飛義烏”的開放文化,導致當地外來人口集聚、涉外特征明顯、基層治理復雜。依托“家門口”“不打烊”“零距離”的人大代表聯絡站,民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加暢通,讓民主不止于投票。
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的一個縮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立70年來,無數生動鮮活的基層民主實踐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詮釋了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真諦。
浙江某地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期間,工作人員拎著“流動票箱”登上漁船。浙江省人大 供圖民主立法開啟民意“直通車”
“法者,治之端也。”立法是法治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如何讓每一部法律法規都滿載民意民智?在浙江,遍布各地的450個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讓民眾的“金點子”搭上立法“直通車”。
2014年,黨中央提出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度。十年一以貫之,一頭連著立法機關、一頭連著基層群眾的基層立法聯系點,成為豐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的具體體現,也是反映民情、傾聽民意、匯聚民智的重要途徑。
今年3月1日,《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臺州溫嶺溫嶠鎮的人大代表們感到尤為親切:“我們可以說參與了條例制定的全過程。”
溫嶠鎮是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發布后,溫嶠鎮人大多次進企業、訪市場、入站所,最大程度傾聽基層民眾的聲音,特別是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草案第四條建議明確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的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工作的具體行政部門或者聯席機構。”“第二十二條建議改為‘依法探索長期(三年以上)吊銷未注銷企業的強制注銷制度’。”
一場場“頭腦風暴”中,溫嶠鎮人大上報的8條意見被不同程度采納。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備案審查機制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保障。
對規范性文件開展備案審查,是憲法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和重要工作。近年來,浙江不斷加強法規清理,目前已實現省市縣鄉四級備案審查工作、規范性文件審查“兩個全覆蓋”。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省不斷完善保證憲法實施機制,比如針對浙江是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各類問題早發先發的實際,加強創制性立法,聚焦共同富裕、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打造有浙江特色的省域法規體系和立法工作機制。
浙江某地群眾通過掃代表聯絡站碼提出意見建議。浙江省人大 供圖代表站點架起群眾“連心橋”
實踐中,如何把群眾的“真情實感”變為代表的“真知灼見”,再轉化為政府部門的“真抓實干”?在浙江,答案或許藏在一個個遍布城鄉的人大代表聯絡站里。
今年,來往于湖州南潯區善璉鎮和嘉興桐鄉市河山鎮之間的群眾,實現了期盼多年的愿望——善璉含山大橋建成通車。原來僅能步行通過的小橋,升級為雙向通機動車的大橋。
“依托人大代表聯絡站,民情民意及時收集,人大代表及時跟進,兩地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最終讓民生問題變成了民生實事。”全程參與這一事件的南潯區人大代表沈虹總結說。
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萌發地和先行實踐地,浙江各級人大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已有20多年歷史。目前,該省1400余個人大代表聯絡站遍布所有鄉鎮街道。
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為進一步打破代表和群眾溝通的地域限制、時間壁壘,一個小小的“代表碼”實現了群眾找代表零距離“碼上見”、煩心事“馬上辦”。
今年夏天,出海在外的船老大林益軍通過掃描漁船上的“代表碼”,反映漁船缺少冷凍設施設備,導致漁獲物保鮮效果不好,需要提質改造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夏永祥收到問題后,立即聯合其他代表進行實地調研,提出意見建議。
漁船上的“代表碼”,是舟山岱山縣人大常委會推出的“海陸全覆蓋代表雙聯動”舉措之一,實現漁民訴求表達零距離全天候。
數字賦能拓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空間。近兩年浙江五級人大代表8.7萬人全員“進站亮碼”,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收集民意,提出建議7000余條。
浙江某地開啟“局長·代表面對面”活動。浙江省人大 供圖基層“小切口”撬動民主“大場景”
從中國大地生長出來的中國式民主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基層歷來是民主政治的發源地和試驗田。
“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在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成本過高、標準不統一等困難,希望幫助企業提高轉型升級的積極性和實操性。”杭州市臨平區人大代表、某企業負責人俞靚沒想到,自己在一場活動中的“直言”會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
這場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走進代表聯絡站活動結束后,當地政府部門隨即實施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
“這項政策就像‘及時雨’,梳理了中小企業在數字化改造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精準為我們排憂解難。”臨平某家紡企業負責人說,如今該企業工廠已裝上了“智能大腦”。
一項項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如何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的民主基石?
今年9月,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層實踐的決定》(下稱《決定》),“民情直通車”“代表督事”“人民聽證”……一項項基層人大的鮮活實踐被予以固化。
將一項項具體的基層實踐,提煉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條文,是一個“采花釀蜜”的過程。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負責人表示,從公民視角出發,依法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是此次《決定》的一大亮點。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從杭州余杭小古城村到金華武義后陳村,從臺州溫嶺“民主懇談”到寧波象山“村民說事”,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浙江大地的實踐生動、有效。
一枝一葉總關情。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陳金彪在有關會議上指出,將進一步聚焦基層人大主責主業,夯實法定會議主渠道,發揮代表主體作用,鞏固代表聯絡站主陣地,在“把好向、選好人、開好會、守好法、定好規、議好事、建好站、筑好基”上下功夫,推動基層人大工作整體躍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