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1日電 21日,最高檢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 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葛曉燕通報近年來證券犯罪檢察工作主要情況,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證券犯罪366件1011人,起訴案件數、人數年均增長30.5%、16%。
依法從嚴打擊證券犯罪,發揮刑罰震懾作用
葛曉燕表示,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依法從嚴追捕追訴證券犯罪,為資本市場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全鏈條從嚴追訴財務造假犯罪,夯實資本市場誠信基石。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欺詐發行證券,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財務造假犯罪案件69件185人,最高檢掛牌督辦31件重大案件,已有27件提起公訴。對組織、指揮造假的大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積極參與造假的公司企業人員以及配合的中介組織人員、第三方人員依法進行全鏈條追責。今年1月,最高檢剛剛發布了中介組織財務造假相關犯罪案件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指導性案例中有兩件涉及財務造假,體現了對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全鏈條從嚴追訴的司法立場。
二是依法從嚴懲治交易類證券犯罪,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交易類案件284件790人,持續加大對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以及職業操縱團伙等黑灰產業鏈的追責力度,辦理了一批有重大市場影響的案件,著力追繳違法所得、鏟除再犯經濟基礎、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三是依法懲治涉私募基金犯罪,保障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2022年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最高檢掛牌督辦三批24件重大涉私募基金犯罪案件,已有16件提起公訴。對以私募之名非法集資,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財產,利用私募基金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助推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為私募基金充分發揮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提供法治保障。
建立健全證券檢察派駐工作機制,高質效辦理證券犯罪案件
葛曉燕稱,2021年9月最高檢設立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以來,以高質效辦案為履職目標,全面深化履行檢察機關推動資本市場法治化建設的法律監督職責。
一是建立規范高效的證券案件交辦制度,不斷提升辦案質效。在中國證監會、公安部等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對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最高檢建立同步交辦制度,累計向地方檢察機關交辦587件重大案件,各級檢察機關逐案對接公安機關,做好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法律監督等各項工作,案件辦理質效顯著提高。
二是完善相關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統一執法司法標準。針對證券犯罪案件證據收集采信、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問題,最高檢聯合公安部修訂出臺證券犯罪立案追訴標準,印發《關于辦理財務造假犯罪案件有關問題的解答》,編發證券犯罪、涉私募基金犯罪、中介組織財務造假犯罪典型案例13件,修改內幕交易罪司法解釋,持續完善執法司法標準,織密追訴犯罪法網。今天發布第55批指導性案例,繼續為司法辦案提供參考借鑒。
三是加強證券犯罪檢察專業化建設,提升證券執法司法水平。針對證券犯罪專業化特點,持續加強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遼寧、深圳、青島7個檢察機關證券期貨犯罪辦案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在專業辦案、犯罪預防和前沿問題研究等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邀請中國證監會實務專家開展視頻培訓,組織辦案機關進行業務交流、案例剖析、庭審觀摩、實戰練兵等,持續提升辦案能力水平。
發揮派駐檢察優勢,加強執法司法監管協同
葛曉燕表示,在中國證監會的大力支持下,最高檢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積極發揮“駐”的優勢,著力推動行刑雙向銜接,加強執法司法協作。
一是建立健全檢察與證監合作監督關系,推動高質量執法司法協作。2022年9月,最高檢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資本市場行政執法與檢察履職銜接協作機制的意見》,建立檢察機關與證監部門常態化聯絡、信息共享、案件銜接、業務協助、執法司法聯動、專業化建設協作等15項工作機制。各地持續加強與當地證監部門的聯系協作,目前已經有33個省、市兩級檢察院與當地證監部門簽訂細化協議,以協同辦案、專業支持為核心開展多種形式合作監督工作,推動高質量行政執法與檢察履職。
二是全面規范證券犯罪案件刑事訴訟程序與行刑銜接機制,強化執法司法工作合力。2024年5月,最高檢聯合最高法、公安部、中國證監會印發《關于辦理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強調堅持零容忍要求,加強監管協同,全面規范證券期貨犯罪案件管轄、證據收集審查運用以及行刑銜接機制等相關程序,切實強化證券期貨刑事案件的移送、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進一步強化懲治犯罪工作合力。
三是積極參與構建立體化追責體系,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檢察機關在依法追訴犯罪的同時,協同證監部門、公安機關、審判機關盡最大努力追贓挽損。依法支持、配合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在康美藥業等案件中積極探索刑民配合、高效處置涉案財產。通過立足檢察職責積極參與構建行政、刑事、民事立體追責體系,不讓違法犯罪分子獲得經濟上的好處。
四是堅持治罪與治理相結合,助力構建崇法守信的市場生態。針對財務造假、私募基金犯罪態勢,最高檢結合辦案提出、轉送相關立法和加強行業治理意見建議。北京、上海、山東等地檢察機關結合證券案件辦理,針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管理、期貨和衍生品監管、會計師行業自律管理、銀行賬戶管理等問題,向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
葛曉燕稱,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堅持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持續加強與中國證監會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以檢察履職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