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整個庭審,讓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執法程序必須規范嚴謹,這直接決定著處罰結果程序和實體的正義?!苯眨谡憬♂橹菔锌鲁菂^人民法院的一起不服行政處罰決定案的庭審現場,一名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旁聽后表示。
近年來,衢州市兩級法院持續深化府院良性互動,開設行政審判“法庭課堂”,邀請行政執法人員“零距離”旁聽行政案件庭審,不斷提升“關鍵少數”的法治意識和法律思維,凝聚起行政爭議預防和實質性化解的強大合力,實現“審理一案、指導一片、規范一類”的效果,受到各方好評。
院校共建:沉浸實訓提升關鍵人群法治思維
“現在休庭!”在衢州市委黨校課堂上,40余名中青班學員通過視頻系統實時觀摩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某征地補償案件。庭審結束后,法官結合案例深入淺出地拆解依法行政要點。
“庭審對各個環節進行了清晰展示。”參與觀摩的黨校學員感觸頗深,“生動詮釋了每個執法環節都是法治政府建設基石?!?/p>
這種“云觀摩﹢深度釋疑”的教學模式,已成為衢州市委黨校干部培訓的必修課程。自2021年10月衢州市委黨校與衢州中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雙方在共建云法庭教學觀摩系統、干部法治教育實訓基地上持續發力,開創“庭審觀摩﹢案例研討﹢專題法治課”的“三個一”課程體系,在理論研究、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入開展全面合作,全力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水平。
關鍵人群的法治思維培養,既要關注領導干部這一當前的“關鍵少數”,也要注重未來關鍵力量。為實現司法實踐與高校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衢州中院將法庭現場“搬進”高校課堂,通過直播實時連線,圍繞實務命題展開激辯,讓法律條文在真實交鋒中“活”起來。
如何讓法治人才培養更“接地氣”?每逢暑假,在西北政法大學與常山、開化等法院共建的實訓基地,一眾法學學子參與典型案例篩選、輔助文書送達、旁聽復雜庭審,正經歷從“紙上談兵”到“實戰練兵”的蛻變。
今年5月14日,正在常山縣人民法院行政庭實習的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陳志全程參與一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案件審理后,不禁感慨:“法官既要考慮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精神,又要考量新法出臺前行政機關的慣常做法,還要顧及當事人的實質訴求與爭議的徹底化解,這種多方平衡思維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學習到?!?/p>
目前,衢州兩級法院已聯合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7所知名法學院校,打造“云端課堂﹢實習體驗”雙軌教學模式,構建覆蓋“案例研討—業務實習—科研反哺”的培養體系,累計培育120余名法治后備人才。
應訴旁聽:以案為鑒激發執法機關糾錯動力
“要把庭審暴露的執法瑕疵作為整改清單。”2024年8月,衢州市政府領導班子及32個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共計80余人集體走進衢州中院大法庭,旁聽一起房屋征收賠償案庭審。
常態化帶頭旁聽行政案件、圍繞個案進行集中研討,正是衢州領導干部以真實案例為借鑒促進自我糾錯、壓實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生動寫照。
“我們在庭前研判案件癥結、制定爭議化解方案,在庭審中更要直面交鋒,全程參與質證辯論。”衢州市某行政執法部門負責人坦言,角色轉變帶來了心態變化,“坐在被告席上直面矛盾,比開十次會議都管用”。在這一機制作用下,衢州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持續高位運行。
“經過庭審交鋒后的調解與法治診斷,讓當事人更信服法律尺度?!苯衲?月,開化縣人民法院一起行政案件庭審后,承辦法官又通過法治診斷環節促成雙方達成了行政調解協議。
針對傳統旁聽庭審實效不足的痛點,衢州兩級法院建立了“三精準”旁聽機制:精準選擇案件,聚焦年度敗訴率最高的征收補償、行政處罰等領域;精準匹配對象,向行政執法部門推送本領域案件旁聽信息;精準設計課程,庭后設置“15分鐘法治診斷”環節,通過法官解案、負責人分享應訴感受、行政爭議化解研討等模塊實現“一案多效”。2024年,衢州兩級法院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220件,調撤率達51.28%,位居全省首位。
全域課堂:功能延伸推動法治生態良性循環
“效率不能逾越權利保護的紅線!”2024年11月,衢州“矩陣講堂”法治政府專題上,衢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洪學軍作專題講座,市政府班子成員、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各縣(市、區)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以及重點鄉鎮代表等100余人參加學習。
近年來,通過整合“鄉村振興講堂”“周一夜學”等平臺,衢州兩級法院每年應邀開展行政專題授課20余次,實現市、縣兩級行政機關及重點業務條線全覆蓋。
與此同時,衢州兩級法院持續發揮司法白皮書、司法建議的規范指引作用。為加強行政爭議源頭治理,衢州法院連續16年開展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工作,其中既有對本年度敗訴案件類型、高頻違法事由等關鍵指標的全面研判,也有對個案、類案中發現問題的針對性建議。近3年,62份司法建議化身依法行政“課本”,“飛”入71家單位部門。其中2024年衢州中院制發的綜合類司法建議《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告知的司法建議》入選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條線司法建議范例。
如今在衢州,“法庭課堂”的外延正在不斷拓展:行政審判白皮書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司法建議納入領導干部學法內容,普法情景劇在農村文化禮堂“巡演”,就連村社“法律明白人”培訓也加入了模擬法庭環節……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法治浸潤成效顯著——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法治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隨著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把法庭現場當做法治“考場”,把裁判文書當做執法“教科書”,衢州“法庭課堂”制度實現了從個案審理到系統治理、從司法監督到共建共享的跨越式發展。
下一步,衢州兩級法院將持續深化司法與行政的良性互動,助力法治政府建設邁向更高水平,讓法治精神在每一項行政決策、每一次執法實踐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