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是美容外科一級項目,應當在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美容機構中,由專業執業醫師在符合標準的環境內規范操作完成。實際生活中,少數既不具備提供醫療美容服務資質,相關從業人員也不具備執業醫師資格的生活美容機構,卻提供起了“打耳洞”服務。
今年6月3日,河南省唐河縣檢察院就收到了群眾反映,稱其16歲的孩子到一家生活美容機構打耳洞,因機打穿透過程中消毒不到位,出血過多,孩子耳洞位置長時間發炎紅腫,不得不去醫院做了微創手術。
收到線索后,檢察官立即到轄區生活美容機構走訪,確認上述情況屬實。不僅如此,檢察官還發現轄區部分生活美容機構在顯著位置懸掛“微整”“紋身清洗”“無疼穿耳”等醫療美容廣告宣傳口號,嚴重違反了《醫療廣告管理辦法》。
隨后,唐河縣檢察院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強對美容行業的虛假廣告、違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等行為的監督管理。相關行政機關高度重視,迅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對生活美容機構違規“打耳洞”行為開展調查處理。對于線上線下發布虛假廣告的行為,行政機關督促經營者改正,通過發布《醫療美容防欺詐風險告知書》、講解相關案例等方式,對經營者進行普法。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相關行政機關已摸底排查生活美容機構500余家、下架涉虛假廣告60余條,對41戶經營者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注銷7家、立案調查3家。近日,唐河縣檢察院和相關行政機關經回訪,確認相關問題已整改到位。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