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薄晨棣、李楠楠)記者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今日,最高檢與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發布一批無障礙和適老化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檢察院督促規范城市公園無障礙設施建設行政公益訴訟案等6件,涵蓋了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信息交流和無障礙社會服務三個方面,聚焦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體在無障礙和適老化環境建設方面的迫切需求,涉及交通出行、公共服務、應急救援等多種生活場景。
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負責人介紹,檢察機關重點針對互聯網應用程序、自助公共服務終端設備、便民熱線等未實現無障礙功能的問題,通過公益訴訟推動相關主體實施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提升數字化服務的包容性,讓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體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應有的便利和保障。
此外,最高檢通過“益心為公”志愿者檢察云平臺,充分發揮多名自強模范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殘疾人、老年人等作為“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輔助辦案的作用,幫助檢察機關更加精準規范開展無障礙和適老化檢察公益訴訟。
據悉,自2023年9月1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施行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圍繞無障礙設施建設、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等重點監督領域,共辦理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000余件,切實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體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