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無人機年產突破7000架

11月8日,在無人機生產線上,工人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組裝無人機。
本報記者 李小龍 朱良娜 楊 萌 馬 姜
在無人機旋翼的持續嗡鳴聲中,一批批高端智能裝備正從中天禹辰智能制造產業園加速產出,飛向全國市場。
11月8日,園區內一派繁忙景象,生產線全速運轉,工人熟練地組裝各類無人機,技術人員緊盯監控屏幕,完成出廠前的最后調試。這座位于秦嶺南麓的小城,正以無人機產業為支點,撬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集無人飛行器研發、設計、試驗、制造、應用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落地丹鳳,源于當地政府對低空經濟前景的精準把握。
2020年,丹鳳縣通過秦創原平臺成功引進該企業,將無人機產業確立為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領域的主攻方向,并依托縣域獲批的空域資源——半徑20公里、飛行高度2000米的稀缺低空飛行條件,全力打造高端無人機制造產業園。
項目總投資5.8億元、占地120畝,自2023年8月啟動建設以來快速推進,預計2026年11月全面投產。項目分兩期推進:一期已建成生產辦公大樓,涵蓋無塵車間、重裝廠房、培訓基地及考試中心,配套7條特種無人機生產線、復合材料生產線和地理信息大數據算力中心;二期將新增15條行業級特種無人機生產線。截至目前,今年已生產無人機7000多架,年產值突破2億元,帶動就業110多人。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大、中、小型無人機6萬架,畝均產值有望達到1670萬元。
目前,企業已建成地面指揮、飛行控制等“四個中心”,除航電系統外實現無人機零部件全自主生產,具備民用遙感測繪、行業特種作業、軍用察打一體機型的全鏈條研發生產能力,被省發展改革委納入國家戰略腹地建設重點項目。
技術創新是產業突圍的核心密碼。中天禹辰組建了90人團隊的研發中心,成功攻克“復合材料實時原位檢測技術”等關鍵專利,累計斬獲110多項專利。其自主研發的新一代4旋翼純電無人機,續航時間長達120分鐘,展現出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基功能復合材料”隱身無人機,更是產品展示區的一大亮點。
在應用場景拓展上,企業成果顯著:為國家電網研發的大載重無人機可掛載280公斤重物,跨越復雜地形完成物資吊運;森林防火巡檢無人機能適應復雜環境,實時反饋火情信息;高精度遙感技術則為國土測量提供快速精準的數據支撐,廣泛應用于土地規劃、資源管理等領域。
“我們公司研制的遙感目標識別飛行載荷系統,能夠適應復雜地形與多變氣候條件,目前已廣泛用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實際應用當中。”中天禹辰公司董事長徐祥勇介紹道,“一旦在飛行中發現疑似變化圖斑,系統會第一時間精準計算,將信息反饋至指揮中心。”
以中天禹辰為龍頭,丹鳳縣正構建“低空+”多元應用生態與全產業鏈集群,推動無人機技術在農業植保、物流運輸、應急救援、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為護航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丹鳳縣于今年5月出臺十條支持措施,成立專項工作專班,設立500萬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因地制宜制定階段性戰略規劃,在政策保障、資金支持、產業集群、應用場景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創新一體布局。
“隨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無人機產業有望成為商洛區域低空經濟增長極。”徐祥勇表示,未來企業將依托產業園加快低空基礎試驗與應用設施建設,讓源自秦嶺深處的“空中力量”釋放更大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