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十堰9月20日電 (張倩龍 顧才華 劉愛理)搭載智能座艙的牽引車、適用越野的六驅沙漠沖浪車、自主換電的人形機器人……20日,位于十堰的2025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交易會各展區內,“硬核”科技頻頻亮相。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持續深化。
眼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實現“換道超車”,還朝駕乘智能化、網聯化方向拓展。根據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2025年中國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
9月18日,2025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交易會開幕前,各類展出車型已“整裝待發”。(無人機照片)劉愛理 攝隨著技術創新不斷突破、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962萬輛。
山東理工大學原校長,俄羅斯自然科學院、格魯吉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鐵柱稱,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得益于過去20多年系統化技術突破,包括電池技術的全球領先、從材料到整車的閉環生態、研發投入與專利優勢等。
在十堰經開區,以汽車智聯新賽道為導向,當地大力推進“技改提升行動”,推動規上企業生產設備更新與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區30家企業完成覆蓋研發、生產、物流全流程的數字化改造。
位于十堰經開區的東風特種汽車有限公司,在此次零部件交易會新品發布會十堰經開區專場上發布6款新型氫能重卡,在輕量化、能耗效率、續航能力等方面實現系統性技術突破。
“在汽車產業競爭持續激烈的當下,我們正向新能源、智能網聯方向轉型,同時也積極培育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十堰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龔百林稱。十堰經開區已形成整車制造、關鍵零部件、高端裝備和現代物流四大產業集群。
9月19日,2025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交易會展區現場,與會嘉賓感受“硬核”科技。張倩龍 攝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在全球市場也占據重要份額。今年1月—7月,中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12.8%,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30.8萬輛,同比增長高達84.6%。
今年來,十堰經開區實施“百企出海拓市場行動”,持續擴大外貿“朋友圈”,同時建成汽配類跨境電商平臺,形成“跨境電商+汽配產業帶”特色模式。
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智能網聯行業研究團隊成員陳紅軍稱,中國汽車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逐步從產品出口向產業鏈出口轉變。面對海外市場的不同特點,企業需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合適的出海策略,并綜合考慮制度距離、經濟距離、資源距離和社會距離。
本次2025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交易會19日在湖北十堰啟幕,持續至21日,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協同創新,共同推動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會議舉辦地十堰作為“中國商用車之都”,汽車產業基礎雄厚、鏈條完整,年均專用車產量達10萬輛,在中國汽車產業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