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 題:“進城務工人員代表”李豐:當好基層民眾“發言人”
中新網記者 許婧
從卡車司機到上海市年度農民工先進個人、全國人大代表,來自浙江農村的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經理李豐,用25年的光陰扎根企業一線。他始終牢記“進城務工人員代表”的身份,堅持從實際出發,持續為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基層民眾“發言”。
“人大代表要有能發現的眼睛,要下社區,絕不能脫離群眾。”李豐注重從基層中發現問題。2024年,李豐與上海市人大代表柴閃閃聯動履職,提交了一份關于增加國產藥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的醫保報銷循環次數的建議。
李豐告訴記者,他在參加代表集中聯系社區活動時,總是聽到年長的居民反映“老年性黃斑變性這一疾病需要終身打針治療,每針費用高達三四千元人民幣,但只有9針進醫保,患者負擔很重”。于是,李豐與柴閃閃一起走訪病患家庭、咨詢專家醫生,最終將這份建議帶到了全國兩會上。
“聽到情況反映后,要核實,要思考這個問題是不是具有普遍性,還要與其他代表主動溝通、聯合調研,找到共性問題,最終要落地為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或思路。”李豐說,社區是最小的治理單元,但一定能看到超大城市發展的另一面;同時,基層群眾對國家一些政策可能不太了解,或者不知道如何反映意見,這就需要人大代表去發現和呼吁,人大代表也有責任和義務將各種精神原汁原味傳達到基層一線。
作為一名連任的全國人大代表,李豐說,“做全國人大代表的這7年,為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與本職工作更是相輔相成,讓我的眼界更寬,看問題更深,我更要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反映基層民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盡自己所能解決他們的困難和疑慮。”
這些年來,李豐提交了十多件建議,內容涉及困境兒童保障、靈活用工人員社會保障、老舊小區改造等諸多民生難點。
李豐今年的建議方向主要聚焦于延遲退休政策帶來的影響:“隨著延遲退休政策的逐步推進,如何優化具體制度設計、保障年長員工的權益,以及解決政策銜接中迫在眉睫的問題,成為我今年履職的核心關切。”
有趣的是,李豐在近幾年全國兩會期間,通過媒體發出獨家視頻報道“北京·代表日志”,告訴大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怎么開,代表們在做什么,以“云履職”鮮活記錄上海代表團的履職風采。他說自己與代表平時較為熟悉,無論是提問還是回答,“十分自然”,視頻發出后,很多朋友都反饋“效果很不錯”。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李豐還在打磨完善今年即將提出的建議。今年他也將繼續“云履職”,針對大家關心的焦點問題,繼續展現全國人大代表的履職新風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