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洛源鎮深耕民生工程惠及群眾
本報通訊員 張浩楠
初冬季節,天高云淡,層林盡染。在洛南縣洛源鎮洛源街社區五組道路施工現場,壓路機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這條路一直沒有硬化,現在眼看著一天天變樣,心里別提多暖和了!”村民張大姐站在工地旁,眼里滿是期待。
這份洋溢在群眾臉上的期盼與笑容,正是洛源鎮深入開展“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的溫暖注腳。今年以來,該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不怕犧牲”的洛惠渠寶貴傳統,真正將這份歷久彌新的精神力量轉化為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磅礴動力。
“咱們五組這條路,坑坑洼洼多少年了!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四濺,出行實在不方便。”九月份,洛源街社區五組村民張大姐在鎮村干部入戶走訪時的一句感慨,被鄭重地記在了民情日記上。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洛源鎮迅速將五組道路改造列為重點民生工程,成立工作專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鎮村干部全程駐守一線,協調解決施工難題,確保工程高質量推進。看著昔日坑坑洼洼的路面逐漸變得平整結實,五組村民們也紛紛主動參與到建設中,有的協助清理碎石,有的為施工人員送上茶水。
“我們推動干部沉下去,就是為了聽真話、察實情,把群眾的期盼當作頭等大事來辦。”洛源鎮黨委書記陳煒深有感觸地說。
在腰莊村、澗坪村、桃坪村,一系列民生工程已相繼竣工并投入使用:腰莊村完成硬化的化魚溝通組路,讓村民出行更加便捷順暢;澗坪村十二組新建成的便民橋,將曾被河流阻隔的田地與家園緊密相連;桃坪村七組完成修繕的排洪渠,為村莊筑起了堅實的安全屏障。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如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映照著“到群眾中去”的初心與堅守。一條條暢通的道路、一座座連心的橋梁、一道道堅固的防洪渠,不僅是基礎設施的升級,更是黨和群眾之間情感的紐帶與信任的基石。它們承載著洛源鎮干部沉甸甸的為民情懷,也點亮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信心。
如今,行走在洛源鎮的村落田間,路更寬了,心更近了,一幅干群同心、共建家園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這份溫暖與力量,將繼續激勵著洛源鎮以腳步丈量民情,以實干回應民聲,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讓為民服務的腳步永不停歇,讓幸福生活的篇章不斷續寫。